“路怒症”攻击性的驾驶心理

“路怒症”攻击性的驾驶心理

“路怒症”是汽车时代一个世界通病。在美国,职业司机患病比例达30%以上,上海的调查,长途汽车司机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80%,私家车主为44.4%。

产生攻击性驾驶的心理原因,可谓五花八门。一个关键原因是开车人有一种不正确的期望,他们下意识里认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式和时间从甲地开到乙地,没有任何意外事项应该阻挡他们。

通常这类“马路愤怒者”开车时的5种幼稚心态包括:

1、即使完全没有必要赶时间,司机仍会给自己设定一个预期时间,规定自己在多少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2、喜欢在马路上和其他司机竞争,超过对方就高兴,被对方超过就懊恼;

3、如果旁边的汽车打方向灯想变换车道,本能反应是加速跟上去,不让他超车;

4、看到别的司机错误或不守规矩的动作,尽管一点都没妨碍自己,但嫌恶的情绪仍会油然而生;

5、觉得别人侮辱了自己,会产生报复心态,并很难克制住这种心态。

在目前驾驶人员素质与公共交通等外界因素无法有效改变的情况下,防止“路怒症”最切实的做法是做好自我调节,让心情“慢下来”。因此,在每次出行时尽量提早出门,让行车时间更充足,有了时间,在适当情况下还可有意识放慢车速,让自己尽量从容些。

遇到堵车,呆在车里听听音乐或摆弄一些有趣的小玩意以转移注意力。另外,司机还需要从心理治疗、提高行车素养等方面入手,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情绪激动时不宜驾车。要经常自我检查,若发现自己连续几周有严重的情绪失控、食欲不振、失眠、焦躁不安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平时也要通过一些轻松的活动排解和释放紧张情绪,比如爬山、打球、唱歌、跳舞、游泳等都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