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路怒症”的发展历程

剖析“路怒症”的发展历程

“路怒症”概念最早来自国外心理学。随着中国汽车数量增多,这一心理问题也受到国内越来越多专家的关注。“路怒”是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发作者会袭击他人的汽车,有时无辜的同车乘客也会遭殃。

医学界把“路怒症”归类为阵发型暴怒障碍,指多重的怒火爆发出来,猛烈程度叫人大感意外。路怒症发作的人经常会口出威胁、动粗甚至毁损他人财物,也就是攻击性驾驶。研究表明,相当多的司机都有这些症状,但并非每个那么做的人都明白自己这是一个病态。

汽车时代,“路怒症”早已是一个世界通病。根据美国最新公布的研究数据推测,患路怒症的美国司机达5%至7%,约1600万人。这项研究是根据2001年到2003年间,研究人员面对面调查9282位美国成年人得出的结果。其中公交车、出租车和长途车司机患这种心理疾病的比例更高,达30%以上。

2006年底,“路怒”这个词以“2006年度华语地区中文新词榜”的身份,第一次进入中国媒体的视线。

2007年10月,一名莫斯科司机,因为嫌过斑马线的行人步子太慢,并且对他的喊叫不加理睬,便异常愤怒地掏出手枪,一下就放倒了3名行人。路怒症开始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