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个性当成精神病的“挡箭牌”

莫把个性当成精神病的“挡箭牌”

目前,精神心理疾病增长速度极为惊人,已成为现威胁人类的第一“心病”。据北京广济医院李继华主任介绍,精神疾病已成为当今世界发病率、致残率最高的病种,但当下很多病情轻微的患者却安慰自己,认为自己是“个

目前,精神心理疾病增长速度极为惊人,已成为现威胁人类的第一“心病”。据北京广济医院李继华主任介绍,精神疾病已成为当今世界发病率、致残率最高的病种,但当下很多病情轻微的患者却安慰自己,认为自己是“个性”,不愿承认自己存在精神问题,这是非常危险的,建议患者正视疾病,早日诊治。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其人生的某个阶段会出现精神障碍,全世界有4亿人患有精神障碍,其中包括精神抑郁、不思饮食、精神分裂症自杀等。

一般情况下,精神疾病分为轻型与重型两大类。轻型是指患者对自身的精神异常有一定的自知能力,尚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能保持与环境适应的能力,如神经症。重型是指患者对自身的精神异常表现,不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丧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症状性精神病,其临床症状大致相似,主要表现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症状群:

1.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的程度不一,可从嗜睡、昏睡,直至昏迷,但比较突出的精神症状是谵妄状态。谵妄状态时主要表现有情绪不稳、紧张恐怖、烦躁不安或激动吵闹,少数患者可表现情绪淡漠。

2.神经衰弱症状群:常表现为头昏、头痛、睡眠浅而易醒,周身不适,倦怠无力,对声光刺激敏感,注意力难于集中,记忆减弱。患者情绪不稳,易于激动,无故流泪,情绪低落或焦虑不安,也有出现疑病倾向者。

3.后遗症表现:有的患者,尤其是小儿可出现兴奋性增高,整天好动不宁,情绪容易激动,或萎靡退缩不动;有的患者则出现性格改变,表现为情绪淡漠,行为孤僻、幼稚或暴躁任性。

关于如何诊断精神疾病,李继华主任介绍:精神疾病的诊断可根据病史、精神症状与精神病学检查等综合分析,其中精神病学检查是精神疾病正确诊断的依据。诊断精神疾病,除了要做胸部X线透视、肝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等常规检查外,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脑电图、头颅平片、脑超声波、脑CT、脑血管造影以及高级神经活动、心理测验、生物化学等检查。建议大家,一旦怀疑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要及早去医疗机构接受咨询,接受正规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