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女子坐地上哭着要妈妈 护士安抚她“乖,起来坐”

30岁女子坐地上哭着要妈妈 护士安抚她“乖,起来坐”

车子在两车道的坡路上迂回,最后在一栋大门紧闭的砖房前停下,几层楼朝外的窗户都装着铁栅栏。这个隐藏于江北红旗河沟附近金紫山深巷之中的医院,始终蒙着一层神秘面纱。

昨日,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张维仑和杨廷会、符明秋、荆瑜等人大代表来到市精神卫生中心,与市教委、市卫生局和小学老师等,针对精神卫生立法调研,呼吁早日立法规范。

镜头一

经过一道大门,两扇小门,左折右拐,记者随人大代表一行进入一病区,这里住的大多是重症精神病患者。除个别用来保护性约束的小房间,大多数8人一间的房间都没有大门。医生说,这是为了防止病人锁住门发生意外。

一治疗室的橱窗里,摆放着患者制作的手工艺品,七八名患者坐在房间各处埋头看书,还有人玩电脑游戏。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哭声,“我要妈妈,妈不要我了。”一个30岁出头的女子坐在地上哭闹,护士赶来像哄小孩一样安抚她,“乖,你最听话了,先起来坐着,听话啊。”

现状》》

根据2008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推算,目前重庆有各类精神障碍患者100万,每年约有30000名新增患者。

重庆精神卫生中心编制床位845张,目前入住本部(江北金紫山)和附属医院(沙坪坝歌乐山)的病人有950余人,中心年收治各类精神疾病病人4000余人次,病床使用率超过100%。

因长期投入不足,全市精神卫生防治机构设施设备普遍简陋,黔江、彭水等个别区县还没有精神病医院。

有的病人在精神卫生中心住了20多年甚至30年,个别病人家属对患者不再理睬,中心只好承担患者费用及各方面责任。

而因为社会上很多人对“精神病”存在偏见和错误理解,医生也难有职业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