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重度精神病患病率25年增长3倍
9岁儿童患精神分裂症,生活不能自理;近九成抑郁症状患者没及时看医生,发展成重度抑郁症……昨天是第16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广州市卫生局提供数字显示:目前广东重度精神病患病率达12.34‰,相比25年前全国统计的总数字上升约3倍,而且精神病平均发病年龄提前了近5岁。
为此,心理专家建议,普及心理教育应当从孩子抓起,派出专业医生深入幼儿园、中小学校讲解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对精神疾病的防范能力。
8位专家受聘12355解心结
时报讯 (记者 黄艳 通讯员 熊磊 张健)昨天,“12355青少年心理健康社区文化节”在新光城市广场开幕。据透露,8位专家已经受聘12355广州市青少年服务台,成为心理咨询热线特邀专家,负责对热线个案进行跟踪督导。
据介绍,12355心理咨询热线18时~20时的专家在线服务将长期进行下去。团市委将定期在广州青年视窗(www.54cn.net)中公布每周在线服务专家名单及特长,方便青少年及其家长咨询。同时,近百名志愿心理咨询师将奔赴12个区(县级市),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心理健康文化节等活动。
个案一 9岁儿童患精神分裂症
上小学三年级的阿明因适应生活和接触社会能力不强而到心理科就诊。医生了解到,他半年前开始表现懒散,不爱刷牙,发展到不愿意上学,迟到旷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到最后完全不愿意出门。心理医生将阿明的症状判断为精神分裂症。
父母觉得不能接受,在他们的印象中,精神分裂症是受到重大打击才会出现,儿子才9岁,没有受到过任何打击和刺激,为何患上精神分裂症?
潘集阳说,人们想象的心理问题是指严重的婚变、情变、亲人突然去世等情况下才会出现的,但很多心理疾病是一种情绪,忧虑、焦虑得不到派遣而出现的疾病情绪。虽然心理疾病病因目前不明,但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心理疾病就可能发生。一是体内生物学因素,神经递质的缺失,这是主要因素;另外是外来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
个案二 17岁少年1月花销10万
17岁的小彭,在别人眼中吊儿郎当、趾高气昂。他是典型的品行障碍,偷窃、不服管教、聚众打架、参与赌博已有6年历史,有次1个月花费10多万元,被父母送到白云心理儿童青少年行为矫治基地治疗。
六年前,上五年级的小彭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不参加考试,逃学在外晃荡,初三自行退学,一直无事在家。小彭家庭经济富裕,自小在家娇生惯养,经常偷家中钱或将贵重物品卖掉,请所谓哥们兄弟进出K厅酒吧,甚至殴打他人;有时候去赌场赌博,或花钱租车疯玩,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有次,他借高利贷十几万元,一个月内全部花光。
小彭德父母是生意人,感情不和,平时极少管教他,眼里觉得儿子是坏孩子。小彭说:“既然他们说我坏,那我就坏给他们看好了,既然他们那么有钱,那我就肆意花好了。”
医生说,他看到的是一个孩子内心的挣扎与对父母的报复。
现状调查 重度精神病患病率25年增长3倍
广州市卫生局提供数字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局部地区达14%~17%,患病总人数超过1600万人,其中广州在册精神病病人达43803人。
“人群中12%~18%的患抑郁症。”广州市脑科医院院长赵振环说,1982年,全国精神病抽样调查几个省级行政区,以分裂症为代表,1982年,城市患病率为4.2‰,农村是3.98‰;1993年,城市患病率达6.03‰,农村5.78‰;2005年,以上海和深圳为主,广东的重度精神病患病率上升到12.34‰,涨了有3倍之多。
“不仅患病人群增多,发病明显有所提前。”赵振环说,10年前,精神病平均发病年龄为18~30岁,目前已经提前到了16-25岁,提早了5岁。
九成人忽视早期精神病
抑郁症状需要自己调节,没得到调节、开导、心情释放的人,很快产生心理疾病,也就是抑郁症。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阳介绍,保守估计,80%至90%的人出现抑郁症状或患抑郁症后,没有看心理医生,也没找朋友倾诉。以抑郁症为例,到医院看病时,近90%的人已经是中重度抑郁症。
潘集阳解释,无论是心理疾病还是其他疾病,中国人有个坏习惯,不到万不得已不看医生。而患心理疾病的不承认自己有心理疾病,于是拖到重度。
八成患者为双相抑郁症
潘集阳告诉记者,目前,门诊中发现一个明显趋势:双相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据介绍,双相抑郁症又称躁狂抑郁症,心情大起大落,患此病的人自杀念头非常明显。单用抗抑郁药是没有效果,反而会加重病情或增加发病平率。
“由于家属描述不正确,以及此疾病的特殊性,在临床近一半双相抑郁症没有被确诊。”潘集阳说,18岁之前出现的抑郁症,绝大多数是双相抑郁症,但若18岁之前没有彻底治愈,有八成的人大概5年后会发展为双相抑郁症。
专家分析 青少年心理承受力跟不上时代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日益凸现精神问题,主要是应急因素大多,一时无法适应而引起。”赵振环说,目前,青少年人群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深受父母呵护,缺少磨炼,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相对差。再者,现在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不管是学习还是就业,竞争激烈,若心理承受能力赶不上时代需求,很多青少年会因此出现各种精神问题,轻度者表现出抑郁、焦虑等病症,重度者甚至患上精神分裂症。
专家建议,精神卫生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政府部门应多组织精神疾病专业人士深入幼儿园、中小学校或社会,给老师、孩子和父母们宣讲精神卫生知识,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孩子精神健康。同时,政府应当加大投入,把部分治疗费用作培训精神病医生,让更多专业医生能进入社区,近距离向市民宣讲精神卫生知识。
为此,心理专家建议,普及心理教育应当从孩子抓起,派出专业医生深入幼儿园、中小学校讲解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对精神疾病的防范能力。
8位专家受聘12355解心结
时报讯 (记者 黄艳 通讯员 熊磊 张健)昨天,“12355青少年心理健康社区文化节”在新光城市广场开幕。据透露,8位专家已经受聘12355广州市青少年服务台,成为心理咨询热线特邀专家,负责对热线个案进行跟踪督导。
据介绍,12355心理咨询热线18时~20时的专家在线服务将长期进行下去。团市委将定期在广州青年视窗(www.54cn.net)中公布每周在线服务专家名单及特长,方便青少年及其家长咨询。同时,近百名志愿心理咨询师将奔赴12个区(县级市),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心理健康文化节等活动。
个案一 9岁儿童患精神分裂症
上小学三年级的阿明因适应生活和接触社会能力不强而到心理科就诊。医生了解到,他半年前开始表现懒散,不爱刷牙,发展到不愿意上学,迟到旷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到最后完全不愿意出门。心理医生将阿明的症状判断为精神分裂症。
父母觉得不能接受,在他们的印象中,精神分裂症是受到重大打击才会出现,儿子才9岁,没有受到过任何打击和刺激,为何患上精神分裂症?
潘集阳说,人们想象的心理问题是指严重的婚变、情变、亲人突然去世等情况下才会出现的,但很多心理疾病是一种情绪,忧虑、焦虑得不到派遣而出现的疾病情绪。虽然心理疾病病因目前不明,但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心理疾病就可能发生。一是体内生物学因素,神经递质的缺失,这是主要因素;另外是外来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
个案二 17岁少年1月花销10万
17岁的小彭,在别人眼中吊儿郎当、趾高气昂。他是典型的品行障碍,偷窃、不服管教、聚众打架、参与赌博已有6年历史,有次1个月花费10多万元,被父母送到白云心理儿童青少年行为矫治基地治疗。
六年前,上五年级的小彭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不参加考试,逃学在外晃荡,初三自行退学,一直无事在家。小彭家庭经济富裕,自小在家娇生惯养,经常偷家中钱或将贵重物品卖掉,请所谓哥们兄弟进出K厅酒吧,甚至殴打他人;有时候去赌场赌博,或花钱租车疯玩,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有次,他借高利贷十几万元,一个月内全部花光。
小彭德父母是生意人,感情不和,平时极少管教他,眼里觉得儿子是坏孩子。小彭说:“既然他们说我坏,那我就坏给他们看好了,既然他们那么有钱,那我就肆意花好了。”
医生说,他看到的是一个孩子内心的挣扎与对父母的报复。
现状调查 重度精神病患病率25年增长3倍
广州市卫生局提供数字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局部地区达14%~17%,患病总人数超过1600万人,其中广州在册精神病病人达43803人。
“人群中12%~18%的患抑郁症。”广州市脑科医院院长赵振环说,1982年,全国精神病抽样调查几个省级行政区,以分裂症为代表,1982年,城市患病率为4.2‰,农村是3.98‰;1993年,城市患病率达6.03‰,农村5.78‰;2005年,以上海和深圳为主,广东的重度精神病患病率上升到12.34‰,涨了有3倍之多。
“不仅患病人群增多,发病明显有所提前。”赵振环说,10年前,精神病平均发病年龄为18~30岁,目前已经提前到了16-25岁,提早了5岁。
九成人忽视早期精神病
抑郁症状需要自己调节,没得到调节、开导、心情释放的人,很快产生心理疾病,也就是抑郁症。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阳介绍,保守估计,80%至90%的人出现抑郁症状或患抑郁症后,没有看心理医生,也没找朋友倾诉。以抑郁症为例,到医院看病时,近90%的人已经是中重度抑郁症。
潘集阳解释,无论是心理疾病还是其他疾病,中国人有个坏习惯,不到万不得已不看医生。而患心理疾病的不承认自己有心理疾病,于是拖到重度。
八成患者为双相抑郁症
潘集阳告诉记者,目前,门诊中发现一个明显趋势:双相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据介绍,双相抑郁症又称躁狂抑郁症,心情大起大落,患此病的人自杀念头非常明显。单用抗抑郁药是没有效果,反而会加重病情或增加发病平率。
“由于家属描述不正确,以及此疾病的特殊性,在临床近一半双相抑郁症没有被确诊。”潘集阳说,18岁之前出现的抑郁症,绝大多数是双相抑郁症,但若18岁之前没有彻底治愈,有八成的人大概5年后会发展为双相抑郁症。
专家分析 青少年心理承受力跟不上时代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日益凸现精神问题,主要是应急因素大多,一时无法适应而引起。”赵振环说,目前,青少年人群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深受父母呵护,缺少磨炼,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相对差。再者,现在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不管是学习还是就业,竞争激烈,若心理承受能力赶不上时代需求,很多青少年会因此出现各种精神问题,轻度者表现出抑郁、焦虑等病症,重度者甚至患上精神分裂症。
专家建议,精神卫生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政府部门应多组织精神疾病专业人士深入幼儿园、中小学校或社会,给老师、孩子和父母们宣讲精神卫生知识,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孩子精神健康。同时,政府应当加大投入,把部分治疗费用作培训精神病医生,让更多专业医生能进入社区,近距离向市民宣讲精神卫生知识。
相关文章
-
抑郁症失眠怎么办?食疗可以解决生活中不少人都有失眠抑郁的情况,失眠抑郁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养心安神粥能有效改善失眠状况,枣仁粥具有改善失眠的作用,
-
产后抑郁症失眠怎么办?不少女性生完宝宝后会出现失眠的情况,也有不少女性有产后抑郁的情况,抑郁容易导致失眠,所以要及时改善抑郁的情绪,家长应该要
-
焦虑症如何食疗?治疗焦虑症的食物焦虑症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来改善焦虑症状,主要是情绪过于焦虑,造成的精神压力过大,容易导致焦虑症的产生,患者会产生烦闷的情
-
孕期焦虑症有哪些表现?不少女性在怀孕期间会产生焦虑的心理焦虑症,会影响到睡眠,如果出现焦虑的情况,需要及时缓解焦虑的心理,孕期情绪波动比较大,
-
经常精神紧张如何改善?精神紧张可以通过放松疗法来改善精神紧张的状况,尽量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缓解精神压力,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遇到难题需要稳定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