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响恐怖症 或是心态问题
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一些刺耳的声音,而感到急躁或是起鸡皮疙瘩,不能忍受。而有些人会因为生活中一些在旁人看来稀松平常的声音而感到恐慌、坐立不安。
“丁当”,邻居家关门时发出的声音居然让张女士患上了“声响恐惧症”。张女士退休三四年了,一直生活得很平静。一天,她在家中猛然听到邻居新装防盗门关门时的“丁当”声,突然觉得震耳欲聋,心惊肉跳。
从此,邻居每日关门开门的声音就让她坐卧不宁。张女士甚至要求邻居开关门时不要那么用力。可是,邻居依然如故。张女士为此和邻居吵了几架,彼此很不愉快。张女士的症状越发严重,一听到邻居的关门声就会心率加快,失眠惊醒。为躲避邻居的关门声,她搬了新居。可是她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不但害怕听到关门声,还怕汽车鸣笛声、人语喧哗,直至发展到害怕各种声响。结果家人只得小心侍候她,连走路讲话都不敢有大动静。张女士甚至还烧香上供,认为自己“冲撞”了什么。
根据张女士的症状,她患上了“声响恐怖症”。那么,究竟她为什么对门声那么敏感和恐怖呢?
老年人对声响敏感的原因很多:一是,可能耳朵对某些声音频率的反应较敏感。二是,可能对这类声音受过刺激性的心理创伤。三是,还可能有人格特征的原因。一般说来有类似强迫型人格的人,对某些过敏性的刺激容易发生强迫性的过分反应;有类似癔病型人格的人,对某些刺激容易发生过分的情感反应。
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响声可能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就是说声响不单纯是听觉上的刺激,而是代表了与此相关的某种情绪的刺激。就张女士的情况说,很可能是对邻居“敌意”的心态,于是表现为对“关门声”过敏和反感,后来慢慢地泛化为对所有声响的过敏。
张女士坦言,她对楼上楼下的关门声都不太在意,就是对门邻居一有动静,心里就特别紧张。开始,张女士家没有装防盗门,可是对门邻居却装了厚实漂亮的防盗门,为了不被邻居比下去,张女士家才装上防盗门。张女士看对门的女主人也很不顺眼:“感到人不好相处,从心里就讨厌她……”张女士的话证实了心理医生的推测。
同时,张女士的全家人都把她当成很重的病人,让她潜意识里也就更加愿意扮演病人,对任何声音都非常敏感了。
怎样帮助张女士走出心理困扰呢?首先,张女士需要明白她的困扰并不是单纯的音响问题,而是情绪问题,是与邻居的人际关系问题。因此,笔者提出第一条建议:张女士对害怕的事不能躲,别再想搬家或跟邻居吵架,而要反过来,跟邻居要和好。不妨找机会主动地与邻居和解,到对方家去串门。与邻居相处得融洽,就不会对邻居产生敌视。在好心情下去习惯邻居的门响,这样可以消除心理上的敏感性反应。
过了一段时间,张女士很高兴说她已与邻居和解,她到对方家去串门,得到邻居的尊重与了解。邻居还让她亲手开关那个防盗门几次,习惯了“丁当”声。张女士对关门的响声也不再那么害怕了。同时在家人的帮助与督促下,张女士的活动范围与时间逐渐增加,不但能做家务,还开始参加老年大学的活动。家人也非常开心。
所谓“声响恐怖症”其实就是一种心态问题,如文中的张女士,一开始对于领居的关门声感到恐慌;然后与其发生争执,感到反感;再到最后与邻居冰释前嫌。这其实就是一个心态变化的过程。只要正确对待,都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
最流行的5种心病 你全都中了吗其实心理学家说,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种各样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现在这种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学针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冠心病属于内科疾病中的高发病,并且它是一种多发性的疾病。对于患者来说,找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运用心理医
-
癌症患者要学会心理自我调节癌症治疗过程中,不单只是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护理,患者也要对自己做心理护理,癌症患者要学会心理自我调节的重要性在于,
-
考试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学基础考试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学基础:(一)、从心理学角度看,考试综合症无非是“回忆”受到了紧张情绪的干扰。学生在考试时往
-
心理因素引发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几点:1、不要害怕早泄,正确对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会很焦虑,担心自己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阳痿,甚至开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