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性生活群体忘他人理解
任何违反某种标准和规范并且威胁现状的事物出现,都会遭取笑和取缔。无性人群不得不面对的种种反应,正说明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多么缺乏教养、思维狭隘,对性是多么不开放。
安妮特现年47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她说:“这是因为我善于照顾自己,而且没有丈夫和孩子的烦恼。”
她住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城市市郊,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助理。“我的工作让我觉得过无性生活是多么幸福,我目睹了太多离婚案件,这个无聊的地方充斥着丑陋的事情:她的丈夫为了他的男友而离开妻子,诸如此类。”
旧金山人戴维·杰伊2001年建立“无性关注和教育”网站,目前已吸引5万多名会员。他说,“无性”不是对性的的压抑,它是一种独身状态,只是没有性生活。他坦承,自己在青春期里从来没有性冲动。
“当我跟父母说到自己的无性生活时,他们立即劝我释放自己,”杰伊说,“我想,他们大概很难想像,其实我觉得无性生活很幸福。”
无性生活令人“着迷”的一点是,它揭示了“性”的丰富多彩。24岁来自西部乡村的内思自称是一个“泛浪漫主义的无性人”。自青少年时期她就知道自己没有性欲,但直到最近才知道有一个专门术语“无性”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她也喜欢用“性别模糊”来形容自己:无法界定自己是男人还是女人。
“有时我觉得自己更像个女人,有时又完全不是,”她说,“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魔幻世界,我希望随着我的感受自由改变自己身体。当然,那是幻想。”
社交雷区
在新近拍摄的一部纪录片《无性》中,导演安吉拉·塔克做了一个调查,请受访者告诉她,“无性”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一名女子犹豫地回答:“我想……苔藓是无性繁殖?”另一名受访者提到了蝌蚪。
公众对“无性”缺乏了解,这给无性人群带来困扰。安妮特一直单身,她对这样的生活十分满意,可周围人却对她侧目相看。比如,当地教会组织的一个朋友曾祈祷,求上帝赐给安妮特一个丈夫;她的一个亲戚显然对安妮特的长期单身生活十分不解,于是偷偷为她在婚介所报了名。多年之后,她还经常收到婚介所发来的资讯。
此外,她不得不经常面对一些常人不以为然的社交雷区。比如,她和同事聊天时,往往找不到共同话题。她想说说政治,可同事们总是喋喋不休地爆料丈夫的“糗事”。
-
最流行的5种心病 你全都中了吗其实心理学家说,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种各样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现在这种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学针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冠心病属于内科疾病中的高发病,并且它是一种多发性的疾病。对于患者来说,找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运用心理医
-
癌症患者要学会心理自我调节癌症治疗过程中,不单只是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护理,患者也要对自己做心理护理,癌症患者要学会心理自我调节的重要性在于,
-
考试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学基础考试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学基础:(一)、从心理学角度看,考试综合症无非是“回忆”受到了紧张情绪的干扰。学生在考试时往
-
心理因素引发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几点:1、不要害怕早泄,正确对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会很焦虑,担心自己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阳痿,甚至开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