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性人格障碍与网络成瘾
关于回避性人格障碍的定义,见回避性人格障碍容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回避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回避方式之一,就是主动退缩,从不愿上学,到长期拒绝上学;从不愿上班,到炒老板鱿鱼;从不主动跟同学朋友玩,到最后几乎没朋友了。最后,严重的,可以长期多年呆在家里,连家门甚至房门都不出了,成为“寂寞的孤独者”。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咨询科余金龙
回避方式之二,就是通过潜意识产生一些躯体的症状(如头痛、腹痛、头晕、胸闷、抽搐或抽动等)、或者是形成心理问题、行为问题(如强迫症、厌食症、余光恐惧症、学校恐惧症、疑病症、躯体变形障碍等),这是聪明的潜意识将患者的逃避行为合理化,这多见于要求太严或太挑剔的父母的孩子,或病前太懂事的孩子。(注:还有一种父母,看上去对孩子很宽松,自己也认为对孩子很宽松,实质上却是对小孩要求甚高,期望甚高。这种情况多见于有文化有见识的父母,这种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更不利)。临床上,社交恐惧症、强迫症和广场恐怖症等患者常合并有回避型人格障碍。所以,对于这种类型的患者,最重要的治疗目标是要治疗其人格障碍,作为基础的人格障碍治好了,继发的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等通常就好治疗很多。
回避方式之三,就是形成毒品依赖、酒依赖、咳药水依赖等。这种回避方式,西方国家的孩子可能较我们国家的孩子要多一些。
但我们国家孩子的另外一种依赖,近年来,越来越多见,那就是网络依赖。从我治疗的回避性人格障碍患者来看,过半数有网络依赖(注:我的患者主要来自城市,估计农村患者的网络成瘾率要低一些)。
回避性人格障碍,又称焦虑型人格障碍,可见,焦虑是回避型人格障碍的重要症状(注:如果是隐性的焦虑,通常只有精神科医师或心理咨询师才能识别),而网络游戏等可能是这类患者最易找到的,也可能是其唯一的能表达焦虑和释放焦虑的方法。
所以,对于这类网络成瘾的治疗,最根本的也是要治疗其人格障碍(心理治疗为主)、同时要治疗其焦虑(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有的家长采取高压性的或强制性的手段,例如,拔网线、搬走电脑,还有的家长甚至砸烂孩子的电脑,往往不成功,有时反而把事情也搞砸了,导致以后的诊治更棘手(余金龙)。
-
最流行的5种心病 你全都中了吗其实心理学家说,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种各样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现在这种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学针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冠心病属于内科疾病中的高发病,并且它是一种多发性的疾病。对于患者来说,找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运用心理医
-
癌症患者要学会心理自我调节癌症治疗过程中,不单只是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护理,患者也要对自己做心理护理,癌症患者要学会心理自我调节的重要性在于,
-
考试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学基础考试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学基础:(一)、从心理学角度看,考试综合症无非是“回忆”受到了紧张情绪的干扰。学生在考试时往
-
心理因素引发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几点:1、不要害怕早泄,正确对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会很焦虑,担心自己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阳痿,甚至开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