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心病案例

季节性情感障碍的表现和处理

季节性情感障碍的表现和处理

她像候鸟 一到冬天就要去南方

肖女士55岁,已经退休在家。几年前她就被诊断患上了抑郁症,经过药物控制、心理辅导等治疗之后,平时情况都比较稳定。但是每年一到冬天,树叶凋零,天气变冷时,肖女士就会再次变得焦躁不安、易怒,感觉活着没意思,即使吃药也会发作。

后来,肖女士找到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的袁勇贵主任求助。袁主任根据她的情况,调整了用药剂量,并建议她到较为温暖,气温变化小的城市去待一段时间。正巧肖女士的女儿在深圳工作,于是她就去女儿那里住了三个月,去了之后果然情况稳定,抑郁症也没有再发作。连续三年,到了冬天肖女士就会坐飞机到深圳过冬天。

今年年初女儿结婚了,肖女士就不想再去打扰女儿,而且这几年抑郁症都没有发作,于是今年冬天肖女士就留在了南京。谁知道随着天气的逐渐变冷,日照时间缩短,肖女士忽然发现自己又开始出现焦躁烦闷、紧张不安的情绪,吃些抗抑郁的药物也不管用了,只好再次到医院求医。经过调整药物,心理疏导以及光照治疗等措施,肖女士的症状才开始缓解。

他像青蛙 一到冬天就“冬眠”了

李教授是一所大学的教授,工作上他相当认真负责,教学、科研样样都能拿得起来,而且思维敏捷,受到同事和学生的尊重和好评。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李教授有个很奇怪的习惯,每年冬天的三个月左右时间里,李教授就会变得脾气古怪,没有工作热情,而且常常忘事,就如同“冬眠”了一般。开春之后,李教授才会“醒来”,恢复之前的积极状态。

原来,李教授患有抑郁症,而且一般都是每年冬天才发作,平时基本都没有什么表现。一到冬天,李教授就得服用一些抗抑郁的药物,但是即便如此,在那段时间里面,他还是会变懒,整个人都不想动,思维也变得迟钝,工作效率也会大幅下降,这让李教授非常苦恼。前段时间,再次进入“冬眠状态”的李教授找到袁勇贵主任求助,根据李教授的情况,袁勇贵主任为其制订了新的治疗方案,通过多种手段共同作用,患者的症状得到了较大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