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依赖虚拟社交方式吗?
当下是网络时代,我们必须承认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无数的便捷,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少的人们正在深陷网络中,也因此导致心理疾病高发,在众多的网络依赖的心理疾病中虚拟社交依赖症应该是占多数的。
何为“虚拟社交依赖症”?
虚拟社交依赖症是一个新的词汇,如果我们确定它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的话(因为目前还有很大争议,还没有得到国际权威学术团体的认可),它应该属于网络成瘾的一种特殊形式,指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社交游戏而严重损害了社会功能,比如丧失工作、夫妻不断争吵甚至导致离婚等。
“虚拟社交依赖症”按照字义来理解已经属于神经症的范畴,换句话讲,如果要诊断为“虚拟社交依赖症”,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第一,患者至少要表现出由于沉迷于网络社交游戏而导致出现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躯体化或神经衰弱等症状;
第二,表现出来的症状已经导致社会功能受损或具有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其主动求医;
第三,前面两点的表现和行为至少要有三个月。
“虚拟社交依赖症”并非空穴来风
我们常说“事出有因”,一种现象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原因。虽然有些媒体报道描写夸张,但并非没有根据。“虚拟社交依赖症”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简单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精神心理因素
“虚拟社交依赖症”的患者多数有心理问题,比如自卑、缺乏安全感、缺乏被尊重和被认可、自我接纳度低、缺乏成就感等,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心灵方面的伤害,就会选择呆在自己认为安全的环境里,不敢多迈出一步,局限于当前的生活状态和虚拟的网络世界。
2、家庭因素
家庭的教育和环境很重要,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出现障碍,比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子女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认可,就会从其他方面来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
3、社会因素
我国现在处于一个转型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低,比如中国的父母会经常告诫小孩“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无形中设置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理屏障。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加大的同时,工作压力也在加大,但是却缺乏一个健康有效的压力宣泄渠道,下班后不由自主地“宅”在家里玩网络游戏。
与此同时,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看到同事、朋友在玩。自己也会一起玩。另外,也有着追求时尚的因素在里面,新奇的产品出来后,往往会很快吸引一大批网民追捧。
“虚拟社交依赖症”要防患于未然
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有4.2亿网民,有谁敢保证自己不会得“虚拟社交依赖症”?事物的发展都是具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我们在利用网络的同时,也要小心避免网络带来的危害。
如何避免“虚拟社交依赖症”?
如何避免自己得“虚拟社交依赖症”或有此倾向呢,心理专家建议:
首先要自我检测,看自己是否属于“虚拟社交依赖症”。
不能盲目地相信媒体报道,不要随便的给自己扣上心理疾病的帽子,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方式,而且也会引发不必要的压力和恐慌。
如果觉得自己只是沉迷于社交网站,就要提高警惕,多外出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交往,避免进一步的沉迷,如果发现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建议尽快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咨询。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精神科医生和心理科医生是有区别的,有了心理问题不要害怕,不要误以为自己得了精神方面的疾病。
其次,参照上述所讲得“虚拟社交依赖症”的三个条件,如果自己符合,建议去专业的机构,最好是到心理科进行治疗。
再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虚拟社交依赖症”的最好方法是用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建立现实社会中属于自己的朋友圈子,包括父母亲戚在内。
网络是把双刃剑。大家要使用得当,不要沉迷于网络。通过现实社会中的交往,可以满足安全感、成就感、被尊重、被认可等心理需要,提高自我接纳度,可以有效地避免“虚拟社交依赖症”的发生。
-
孩子有网瘾该怎么解决现在的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每个家庭里面都可以练舞,会有手机和电脑的,而且电脑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可
-
心理压力大 不妨多吃这3种食物在现在这个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存在一些各种各样的压力,因为现在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尤其是对于一些女性来说
-
电子游戏对孩子成长的利弊该让孩子接触电脑吗,这是很多人都想问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是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家长担心孩子玩游戏耽误了学习,但是不给孩子
-
如何缓解变态购物心理呢购物逛街是众多女性特别喜爱的,本来是一种普通的事情,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一种有疯狂购物的表现,特别是见到自己非常喜欢的就会
-
5个方法帮孩子摆脱网瘾网络的普及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不少成年人甚至是孩子却陷入了网瘾的怪圈中,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