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网络心理

微博上瘾症的心理历程

微博上瘾症的心理历程

案例探析:微博上瘾症的心理历程

有网站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人中,有26%的人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微博;有15%的人出门在外使用手机,随时随地发微博;而有6%的人每天发微博10条以上;有28%的人至少每天上1-3次微博;只看微博不发言的有7%,有空才上微博的占14%;不知道微博的仅4%。

专家表示,微博能够轻易地让人获得大量人群的关注,满足人被关注的虚荣心,心理满足是上瘾的原因。

控制不了想要“秀”自己

深圳网友“颜蓝落”,她每天从早晨起床的那一刻就陆陆续续地发布微博,每天能发10多条,早晨七点开车堵了,“又堵在梅林关了。”她会发微博抱怨一下;工作闲暇之余拍几张自恋照秀一下自己;转发几条冷笑话;转发名人某句话;午休后突发奇想想吃某种零食了,又发微博告知众粉丝;连上厕所看到小广告都要拍下来……

“颜蓝落”不仅通过电脑发微博,还经常用手机发,去餐馆吃饭等菜时,掏出手机发微博成了她近来的习惯。从她的微博页面显示的时间来看,她从早晨七点至晚上十点半,每天发布微博10条左右,几乎是隔一小时织一条“围脖”。

起夜我也想去看微博

王凯是一家IT公司普通职员,建博以来,他一有空就上微博,每天平均浏览微博时间超过10小时,成了名副其实的微博控。逐渐地,他发现自己上班毫无精神,还出现食欲不振等情况。

“在办公室和家里,我坐在电脑前,一定会打开微博页面;每天醒来,我就在想今天微博该和博友讨论什么;晚上我关掉电脑睡不着觉,很多次都是开着电脑,两三小时醒一次去刷新页面。”王凯说,“说实话,我像和微博谈了一场恋爱。”王凯无奈地说,“但这场恋爱太累了,我觉得我的身体快承受不了了。”

为什么微博让人“无法抗拒”?

“为什么我们不可抗拒地按动手指?不舍昼夜、目不转睛地刷新屏幕?因为微博提供了太多的可能性。一不小心发个照片,就可能成为‘微名人’,让习惯被忽视的自己欢欣雀跃;一不注意提个问,话题就可能成为讨论的焦点,发现自己也可以向世界输出思想;一不留神说句话,回帖就可能成为某某名人微博的沙发,与明星‘亲密接触’。

“微博就像从虚拟世界中伸出一双大手,将我们紧紧抓住,让人感到‘我博故我在’,进而沉醉其中。”有网友如此道出“微博控”们的成就感。

微博成瘾会导致焦虑症强迫症

每天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微博,每天要发微博10 条以上,至少每天上1-3次微博,经常毫无原因地反复打开微博,反复刷新微博页面。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已经患上轻度的微博强迫症。

同时,上班上微博,下班也上微博,吃饭玩微博,上厕所都玩微博,一天到晚时刻保持高度兴奋的状态,连休息时间也被微博挤掉。这样往往会导致睡眠时间不足,疲惫,精神衰弱,更严重的就会导致焦虑症产生。

因为过度沉迷于微博的虚拟世界,容易导致个体社会功能的缺失。微博本来是增强人际交往的工具,但是过度沉迷却会起相反的作用,导致个人与现实社会的隔离,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