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性格的孩子易沉迷网络?
哪些性格的孩子易沉迷网络?随着电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的普及,很多家庭有一台甚至两台电脑已经不稀奇,也因此给青少年带来了更多上网冲浪的机会,更是增加还是沉迷网络的机会。那么哪些性格的孩子易沉迷网络呢?心理专家告诉你:
研究结果显示,网络成瘾患者具有下列人格特点: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心理专家等进行了更加深入地研究,他们发现:高频上网大学生与低频上网大学生的人格存在显著差异。高频上网大学生和低频上网大学生的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敢为性、独立性和自律性的差异非常显著。
具有不同人格特点的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内容有不同的偏好,偏好信息类和技术类内容的大学生与稳定性、兴奋性、敏感性和独立性人格特质相关。偏好刺激类内容的大学生与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敢为性、幻想性、忧虑性人格特质相关。偏好休闲类内容的大学生与乐群性、稳定性、忧虑性、独立性和紧张性人格特质相关。稳定性对信息类和技术类内容偏好的影响最大,乐群性和忧虑性对休闲类内容的影响最大,敢为性和幻想性对刺激类内容偏好的预测作用最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格特征的差异对网络成瘾具有很强的预测性。同时,Kimberly Young 的研究也证实,大多数对互联网有依赖倾向的人,常常已经患有其他的一些心理障碍,特别是忧郁症和焦虑症。
感觉寻求(Sensation Seeking) 是M. Zukerman 在感觉剥夺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人格特质概念,是指个体对多变的、新异的、复杂的、强烈的感觉和体验的寻求,以及通过采取生理的、社会的、法律的和经济的冒险行为来获得这些体验的愿望。
研究发现,感觉寻求是对个体行为具有良好预测能力的一种指标。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讲,当其感觉寻求需求无法通过积极冒险行为(高冒险的体育运动或娱乐活动) 得到合理满足时,就有可能转向从事各种消极冒险行为(吸烟、酗酒、网络成瘾、偷窃等) 。许多高感觉寻求水平的大学生对网络游戏趋之若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网络游戏正好可以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刺激水平,他们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比低感觉寻求者保持着更高的唤醒水平,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世界。
-
孩子有网瘾该怎么解决现在的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每个家庭里面都可以练舞,会有手机和电脑的,而且电脑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可
-
心理压力大 不妨多吃这3种食物在现在这个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存在一些各种各样的压力,因为现在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尤其是对于一些女性来说
-
电子游戏对孩子成长的利弊该让孩子接触电脑吗,这是很多人都想问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是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家长担心孩子玩游戏耽误了学习,但是不给孩子
-
如何缓解变态购物心理呢购物逛街是众多女性特别喜爱的,本来是一种普通的事情,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一种有疯狂购物的表现,特别是见到自己非常喜欢的就会
-
5个方法帮孩子摆脱网瘾网络的普及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不少成年人甚至是孩子却陷入了网瘾的怪圈中,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