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网络心理

尖子生染网瘾传统应试教育该反思

尖子生染网瘾传统应试教育该反思

“如果法律允许的话,我会把全市的网吧都砸烂了!网瘾像个挥之不去的鬼影,让我们家庭走到了破碎的边缘!”3月8日,记者在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一科采访时,见到了正在这里陪儿子治疗的孙女士,谈到儿子刘华是如何染上网瘾的,孙女士悲愤不已。(3月19日潍坊新闻网)

显然,孙女士的想法远没有认识到孩子网瘾形成的原因,简单粗暴的认为一切都是网吧或者网游的错,满以为只要砸烂了所有网吧,就可以将网瘾问题解决了,孩子又可以安心去上学了。

事实上,她错了,如果按照这样错误的逻辑继续下去,实在难以想象,孙女士的儿子网瘾问题还将变得多严重?与孙女士一样,将网瘾问题归结为网吧、网游的家长数不胜数。据了解,在湖南春雷青少年特训学校,每一位来到学校学习的网瘾孩子,家长在接受心理专家询问时,都不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能理解网瘾产生的根本原因。

尖子生?这无疑是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产物,为何叫尖子生?大都离不开成绩优秀,是学校、老师、家长眼里考取重点学校的苗子。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制造上级满意的政绩工程,老师们为了获得一年一度的奖励,家长们期待孩子能够一朝跃龙门改变命运,于是,在他们的合力之下,尖子生产生了,并被寄予了厚望,他们肩头背负的压力一天天增大。

压力常常让他们不得不选择一种方式调节,否则心理是无法承受如此之重的,于是,网络便成了新时代的一种最有效的工具,一些尖子生或自主或在同学朋友的带领下来到网吧,由于网络具有极强的诱惑性和不可抗拒力,再加上他们自身抵抗能力不强,便会陷入其中,继而产生网瘾问题。

对此,湖南春雷青少年特训学校校长、资深青少年教育专家胡奇辉表示,尖子生染网瘾反映一个问题:当下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个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在一种应试教育观的指导下,孩子们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舒缓压力,即使没有网络,他们还可以找到其他更多方式,譬如K歌、去娱乐场所、吸烟、喝酒等等。

我们不应该忘记,在3月,湖南衡阳某地两所中学两名尖子生因为不堪忍受学习压力,最终选择自杀结束短暂的生命,这是一个沾满血的应试教育,笔者不希望让更多幼小的生命葬身在应试教育体制之下,而得不到人们的反省。因此,笔者期望,无论是尖子生染网瘾,还是一般学生染网瘾,应试教育体制都该好好反思,分数、升学率、考大学真的那么重要吗?甚至高过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