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于“秒杀”易产生心理疾病
眼下,热衷于网购的白领都知道“秒杀”这个词,一个2009年被称为10大IT流行词之一。“秒杀”并不陌生,其实就是将“限时抢购”的购物方式移植到了网络上,是一种限定产品销售时间的促销手段。因其操作方便快捷,足不出户就能够以“无法想象的折扣”“抢”到所需要的商品。网上“秒杀”正受到越来越多网购族的青睐。昨日,本报6版《一元钱“秒杀”一套万元沙发》一文就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报道。
然而,随着“秒杀”越来越广泛以及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加入,“秒杀”带来的争吵声也越来越大。昨日,记者对此进行调查后发现,要彻底根治“秒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任重道远。
【问题一】
心理落差大造成情绪变化无常
说起“秒杀”,28岁的小李对此深恶痛绝。原来,小李有一个热衷于参与“秒杀”的老婆。每天晚上8时许,小李的老婆小竹都会定时参加某信用卡开展的“秒杀”活动。
“我的心情,经常经历过山车的刺激。秒到了,那天的家务活我就不用做了,还可以得到其他的奖励。可秒不到,我那几天就要倒霉了,不光要做家务,还要面对老婆的一张臭脸。”小李告诉记者,其实小竹每次秒杀的物品并不是超出了自己的购买能力,可她就是热衷于这一行。小李表示,自从参加“秒杀”活动以来,小竹的性格大大改变。
对此,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的兰燕灵主任指出,“秒杀”的参与者如果过分执著于奖品,甚至沉迷其中,就会对心理产生一定的压力,严重的情况会影响到个人的正常生活。这种情况就类似于购买彩票时的心理,对获得大奖抱有巨大的希望,当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久而久之,就会对个人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容易因压抑而产生心理疾病,如焦躁不安、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易怒、失眠等。
同时,兰主任指出,参与“秒杀”活动还需要参与者在一段时间内高度集中精神,当活动开始时这种心理亢奋的状态达到了顶点,在商家有目的引导下,很可能做出不理智的消费冲动,很可能买下自己不需要的商品。
对于如何做到理智地参与“秒杀”,兰主任表示,“秒杀”本来就是一种游戏,参与者也应该以一种轻松平常的心态参与,这样就不会有过大的心理负担。
【问题二】
“秒杀器”的使用带来法律真空
最近一段时间,之前“秒杀”时有收获的大四学生小丽感觉有点儿力不从心,明明还是分秒不差地掐时间,但刷出来的页面常常显示着“此宝贝已下架”,有人已经捷足先登了。是自己网速不行还是其他原因呢?小丽经过打听,才知道一种名叫“抢拍器”的软件现身“江湖”了。
记者在网上看到,这种专为“秒杀”买家而研发的软件,其广告词为:“显著弥补网速慢、机器配置低和紧张失手等弱势和缺点”。更令人心动的是,它“无需您亲自守着电脑,提前把人力解放出来喝喝咖啡看看电影,自动抢宝贝,使您摆脱每次秒杀前心脏收紧、头皮发麻的感觉”。
“人怎么能跟这种软件比呢?这不明摆着是作弊吗?”对此,小丽十分不解,却又无可奈何。因为,小丽发现,就算是作弊,也无法追究作弊者的责任。
就“秒杀”而引发的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昨日,记者咨询了南宁市南国雄鹰律师事务所的黄小武律师。黄律师介绍,目前对于“秒杀”可能引发的问题,法律还处在一个真空状态。他表示,这也就造成了所有的“秒杀”活动的条款,消费者都只能被动接受。
对于如何避免在“秒杀”活动中引发法律纠纷,黄律师认为,“秒杀”活动应该在相对权威的第三方的见证下进行。特别是对大件物品的“秒杀”,更应该经过公证处的公证。
【问题三】
商家诚信与否给“秒杀”带来考验
不少人通过“秒杀”获得了不少实惠,可王铁最近却因为“秒杀”“闪”了腰。原来,元旦期间,为了一款心仪很久的剃须刀,王铁日夜守候在电脑前面几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0多次的尝试,王铁终于如愿。可当实物寄到时,王铁傻眼了,自己“秒杀”到的剃须刀竟然是冒牌货。
“这个冒牌货,还不能抵我的网费呢。看来,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自己这次失败的“秒杀”经历,王铁表示,现在“秒杀”的市场有点乱,要是不好好处理的话,真有一天,很多“秒杀族”都会失望而归的了。
作为南宁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南宁顾家工艺的何总经理对这个可能会影响“秒杀”声誉的问题也十分关注。他对记者表示,目前网络上进行“秒杀”的物品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很多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的确对“秒杀”一族提出了考验。他认为,由于很多劣质产品参与到“秒杀”中来,影响到了商家的声誉。
“我认为,只有更多的知名品牌参与到这个活动中,真正地让出实惠,‘秒杀’才能真正成为一种行业,才能健康发展。”最后,何总经理希望越来越多的知名品牌共同来推动“秒杀”的健康发展。
然而,随着“秒杀”越来越广泛以及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加入,“秒杀”带来的争吵声也越来越大。昨日,记者对此进行调查后发现,要彻底根治“秒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任重道远。
【问题一】
心理落差大造成情绪变化无常
说起“秒杀”,28岁的小李对此深恶痛绝。原来,小李有一个热衷于参与“秒杀”的老婆。每天晚上8时许,小李的老婆小竹都会定时参加某信用卡开展的“秒杀”活动。
“我的心情,经常经历过山车的刺激。秒到了,那天的家务活我就不用做了,还可以得到其他的奖励。可秒不到,我那几天就要倒霉了,不光要做家务,还要面对老婆的一张臭脸。”小李告诉记者,其实小竹每次秒杀的物品并不是超出了自己的购买能力,可她就是热衷于这一行。小李表示,自从参加“秒杀”活动以来,小竹的性格大大改变。
对此,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的兰燕灵主任指出,“秒杀”的参与者如果过分执著于奖品,甚至沉迷其中,就会对心理产生一定的压力,严重的情况会影响到个人的正常生活。这种情况就类似于购买彩票时的心理,对获得大奖抱有巨大的希望,当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久而久之,就会对个人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容易因压抑而产生心理疾病,如焦躁不安、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易怒、失眠等。
同时,兰主任指出,参与“秒杀”活动还需要参与者在一段时间内高度集中精神,当活动开始时这种心理亢奋的状态达到了顶点,在商家有目的引导下,很可能做出不理智的消费冲动,很可能买下自己不需要的商品。
对于如何做到理智地参与“秒杀”,兰主任表示,“秒杀”本来就是一种游戏,参与者也应该以一种轻松平常的心态参与,这样就不会有过大的心理负担。
【问题二】
“秒杀器”的使用带来法律真空
最近一段时间,之前“秒杀”时有收获的大四学生小丽感觉有点儿力不从心,明明还是分秒不差地掐时间,但刷出来的页面常常显示着“此宝贝已下架”,有人已经捷足先登了。是自己网速不行还是其他原因呢?小丽经过打听,才知道一种名叫“抢拍器”的软件现身“江湖”了。
记者在网上看到,这种专为“秒杀”买家而研发的软件,其广告词为:“显著弥补网速慢、机器配置低和紧张失手等弱势和缺点”。更令人心动的是,它“无需您亲自守着电脑,提前把人力解放出来喝喝咖啡看看电影,自动抢宝贝,使您摆脱每次秒杀前心脏收紧、头皮发麻的感觉”。
“人怎么能跟这种软件比呢?这不明摆着是作弊吗?”对此,小丽十分不解,却又无可奈何。因为,小丽发现,就算是作弊,也无法追究作弊者的责任。
就“秒杀”而引发的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昨日,记者咨询了南宁市南国雄鹰律师事务所的黄小武律师。黄律师介绍,目前对于“秒杀”可能引发的问题,法律还处在一个真空状态。他表示,这也就造成了所有的“秒杀”活动的条款,消费者都只能被动接受。
对于如何避免在“秒杀”活动中引发法律纠纷,黄律师认为,“秒杀”活动应该在相对权威的第三方的见证下进行。特别是对大件物品的“秒杀”,更应该经过公证处的公证。
【问题三】
商家诚信与否给“秒杀”带来考验
不少人通过“秒杀”获得了不少实惠,可王铁最近却因为“秒杀”“闪”了腰。原来,元旦期间,为了一款心仪很久的剃须刀,王铁日夜守候在电脑前面几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0多次的尝试,王铁终于如愿。可当实物寄到时,王铁傻眼了,自己“秒杀”到的剃须刀竟然是冒牌货。
“这个冒牌货,还不能抵我的网费呢。看来,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自己这次失败的“秒杀”经历,王铁表示,现在“秒杀”的市场有点乱,要是不好好处理的话,真有一天,很多“秒杀族”都会失望而归的了。
作为南宁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南宁顾家工艺的何总经理对这个可能会影响“秒杀”声誉的问题也十分关注。他对记者表示,目前网络上进行“秒杀”的物品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很多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的确对“秒杀”一族提出了考验。他认为,由于很多劣质产品参与到“秒杀”中来,影响到了商家的声誉。
“我认为,只有更多的知名品牌参与到这个活动中,真正地让出实惠,‘秒杀’才能真正成为一种行业,才能健康发展。”最后,何总经理希望越来越多的知名品牌共同来推动“秒杀”的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
孩子有网瘾该怎么解决现在的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每个家庭里面都可以练舞,会有手机和电脑的,而且电脑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可
-
心理压力大 不妨多吃这3种食物在现在这个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存在一些各种各样的压力,因为现在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尤其是对于一些女性来说
-
电子游戏对孩子成长的利弊该让孩子接触电脑吗,这是很多人都想问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是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家长担心孩子玩游戏耽误了学习,但是不给孩子
-
如何缓解变态购物心理呢购物逛街是众多女性特别喜爱的,本来是一种普通的事情,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一种有疯狂购物的表现,特别是见到自己非常喜欢的就会
-
5个方法帮孩子摆脱网瘾网络的普及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不少成年人甚至是孩子却陷入了网瘾的怪圈中,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