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忧心网瘾青少年 建议设立网瘾戒除中心
每一个网络成瘾孩子的背后,都会有一个辛酸的故事和一个哭泣的母亲。今年的重庆“两会”上,人大代表张维仑建议设立青少年网瘾戒除中心,让悲情故事变得温暖,让伤心母亲开始微笑。
“网络成瘾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对社会的危害甚至超过了‘海洛因成瘾’。”张维仑说,“有媒体报道,有的图书馆竟成了孩子们上网打游戏的地方,这怎么行?青少年网瘾问题不断蔓延,我感到不满和痛心!”
在这名人大代表心目中,“中心”的设立仅仅是一个具体抓手,社会应对青少年网瘾问题还需要更完备的一揽子方案。
张维仑对青少年学生网瘾问题的关注,始于心理咨询师罗练转述的网瘾学生赵鸣(化名)的故事。
赵鸣在上初二时,通过QQ聊天,和大连一名13岁的女生开始“网恋”。从此,这名优秀生的成绩直线下落,有时甚至考试不及格。
家长在得知实情后劝阻他,赵鸣却用割腕自杀的方式对抗,两代人之间立起了厚厚的一道墙。不得已,父母带着赵鸣远赴大连。两名稚气未脱的“恋人”第一次相见,女孩却告诉赵鸣,自己和另一个网友好上了。“人为啥子这么复杂?”遭受巨大打击的赵鸣开始敌视一切,把自己牢牢封闭起来,更加沉迷网络。
咨询师隐瞒身份和他接近,慢慢打开他的心结,目前,其网瘾和世界观有所改变。但这段波折,却让赵鸣本该流光溢彩的青春承受了过于沉重的黑色代价。
这件事让在三峡库区偏僻农村长大、靠自学考取研究生的张维仑触动很大:与自己儿时连电视机都没见过的学习环境相比,如今的孩子有了太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可是,这柄双刃剑弄不好却反而害了孩子。
随后的6年多时间里,张维仑密切关注青少年网瘾问题。去年1月21日,他深夜造访网吧,发现网吧的实名登记仍存在漏洞。今年,他到团重庆市委听取相关人士的介绍和建议后,决定在人代会上呼吁设立青少年网瘾戒除中心,让那些难以自拔的孩子摆脱对网络的过分痴迷。
这份1000字的建议,来自这名人大代表6年多来的奔走和思考,凝结了各级团组织的心血和热忱,背负着1300万重庆青少年所在家庭的期待。
去年年底,重庆市教科院开展了一次调查,多达89%的班主任认为,“负面作用最大的校外课余活动是学生沉迷于网络和电子游戏”。
重庆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2008年下半年所接听的5000多例热线求助电话中,超过40%都是关于网络成瘾的求助。10多位因孩子上网成瘾而不得不放弃工作陪读的大学生家长代表集体来到服务台求助,哭诉着请志愿者“救救他们的孩子”。据称,在大学城因孩子上网陪读的家长已达数百人。
沉迷于网上描写男同性恋感情的小说和漫画的*“腐女”也开始出现,让人担忧。
“已有两部法律对*人进入网络作出了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张维仑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保护法》第33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预防*人沉迷网络。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人犯罪法》第33条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人禁止进入标志,不得允许*人进入。
张维仑说,面对网络这个神奇的魔法机器,要让它在青少年成长方面扬长避短,需要在疏和堵两方面下工夫。而建立青少年网瘾戒除中心,则是这个系统中最后一道防洪阀。
为使“中心”能顺利建设、平稳运行,他建议,市发改委立项建立青少年网瘾戒除中心;市编办配备3~4名事业编制人员;市财政将青少年网瘾戒除中心运行费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专项拨付。
“网络成瘾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对社会的危害甚至超过了‘海洛因成瘾’。”张维仑说,“有媒体报道,有的图书馆竟成了孩子们上网打游戏的地方,这怎么行?青少年网瘾问题不断蔓延,我感到不满和痛心!”
在这名人大代表心目中,“中心”的设立仅仅是一个具体抓手,社会应对青少年网瘾问题还需要更完备的一揽子方案。
张维仑对青少年学生网瘾问题的关注,始于心理咨询师罗练转述的网瘾学生赵鸣(化名)的故事。
赵鸣在上初二时,通过QQ聊天,和大连一名13岁的女生开始“网恋”。从此,这名优秀生的成绩直线下落,有时甚至考试不及格。
家长在得知实情后劝阻他,赵鸣却用割腕自杀的方式对抗,两代人之间立起了厚厚的一道墙。不得已,父母带着赵鸣远赴大连。两名稚气未脱的“恋人”第一次相见,女孩却告诉赵鸣,自己和另一个网友好上了。“人为啥子这么复杂?”遭受巨大打击的赵鸣开始敌视一切,把自己牢牢封闭起来,更加沉迷网络。
咨询师隐瞒身份和他接近,慢慢打开他的心结,目前,其网瘾和世界观有所改变。但这段波折,却让赵鸣本该流光溢彩的青春承受了过于沉重的黑色代价。
这件事让在三峡库区偏僻农村长大、靠自学考取研究生的张维仑触动很大:与自己儿时连电视机都没见过的学习环境相比,如今的孩子有了太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可是,这柄双刃剑弄不好却反而害了孩子。
随后的6年多时间里,张维仑密切关注青少年网瘾问题。去年1月21日,他深夜造访网吧,发现网吧的实名登记仍存在漏洞。今年,他到团重庆市委听取相关人士的介绍和建议后,决定在人代会上呼吁设立青少年网瘾戒除中心,让那些难以自拔的孩子摆脱对网络的过分痴迷。
这份1000字的建议,来自这名人大代表6年多来的奔走和思考,凝结了各级团组织的心血和热忱,背负着1300万重庆青少年所在家庭的期待。
去年年底,重庆市教科院开展了一次调查,多达89%的班主任认为,“负面作用最大的校外课余活动是学生沉迷于网络和电子游戏”。
重庆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2008年下半年所接听的5000多例热线求助电话中,超过40%都是关于网络成瘾的求助。10多位因孩子上网成瘾而不得不放弃工作陪读的大学生家长代表集体来到服务台求助,哭诉着请志愿者“救救他们的孩子”。据称,在大学城因孩子上网陪读的家长已达数百人。
沉迷于网上描写男同性恋感情的小说和漫画的*“腐女”也开始出现,让人担忧。
“已有两部法律对*人进入网络作出了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张维仑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保护法》第33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预防*人沉迷网络。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人犯罪法》第33条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人禁止进入标志,不得允许*人进入。
张维仑说,面对网络这个神奇的魔法机器,要让它在青少年成长方面扬长避短,需要在疏和堵两方面下工夫。而建立青少年网瘾戒除中心,则是这个系统中最后一道防洪阀。
为使“中心”能顺利建设、平稳运行,他建议,市发改委立项建立青少年网瘾戒除中心;市编办配备3~4名事业编制人员;市财政将青少年网瘾戒除中心运行费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专项拨付。
相关文章
-
孩子有网瘾该怎么解决现在的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每个家庭里面都可以练舞,会有手机和电脑的,而且电脑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可
-
心理压力大 不妨多吃这3种食物在现在这个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存在一些各种各样的压力,因为现在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尤其是对于一些女性来说
-
电子游戏对孩子成长的利弊该让孩子接触电脑吗,这是很多人都想问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是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家长担心孩子玩游戏耽误了学习,但是不给孩子
-
如何缓解变态购物心理呢购物逛街是众多女性特别喜爱的,本来是一种普通的事情,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一种有疯狂购物的表现,特别是见到自己非常喜欢的就会
-
5个方法帮孩子摆脱网瘾网络的普及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不少成年人甚至是孩子却陷入了网瘾的怪圈中,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