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网络心理

基于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日益频繁,网络文化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也走进了青少年的世界。网络文化因其自身的独特特征,迎合了当今青少年好奇、喜欢挑战、刺激的心理,上网已经成为青少年最为时尚、最合口味的学习、娱乐、休闲方式。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对此,我们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因势利导,扬长抑短。
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

网络文化有利于青少年的智力开发和才干增长。青少年只要学会了电脑操作技巧,通过链接、浏览、查阅等手段,就可以找到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了解到国际国内大事。由此可见,网络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知识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在现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网络作为一个传播手段,帮助青少年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网络也提供了展示个人才能的空间,人们的成就和发展有了新的途径。

网络文化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平等的意识、增强自信心。在传统的交往模式中,个人的身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中信息表达的自由性和信息共享的平等性。每一个网络公民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大家既是参与者,同时又是新信息的提供者,网络通过淡化参与者的身份,强化了人们的平等意识和平等观念,增强了自信心。

网络文化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个性。网络支持并鼓励个性创造,因为只有依靠每个参与者的积极创造,才能保持网络信息的无限多样性。网络的身份隐蔽性,使人们能够大胆地畅所欲言。在网络空间中,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表达其观点,无论这种观点是多么奇异,都不必受到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或一致。网络文化环境正是通过这种令人称道的自由与包容性,潜移默化铸造青少年参与者的创新个性。

网络文化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和互助精神。网络虽然是一个自由的空间,但它要求人们在从事网络活动的时候,既可以免费获得别人的信息,同时也有义务无偿地为网络提供信息资源,这是从事网络活动应该遵守的原则。另外,网络中的信息交流没有中心,也极少受限制,为保证信息交流的畅通,要求每一个从事网络活动的人必须遵循基本的网络道德准则,自觉地调整自我,平等待人,和谐相处,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和谐的网上虚拟社会。

网络文化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积极的情感,扩大交际范围。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渴望理解和支持,寻求尊重和平等。通过网络,青少年可以与任何一个能“读懂”他的人成为网友,相互之间毫无顾忌地倾诉内心苦闷,而不必担心秘密外泄。虚拟的网络空间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轻松交往、宣泄不满和焦虑的平台,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情感得以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