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硬戒除网瘾可能适得其反
一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因迷恋网络无法正常上课,老师劝其休学。家长带他到某网瘾戒除中心进行治疗,学生不能接受该中心采取的戒除方式,入住6天后趁体检机会逃走。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主办的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干预研究中心张伯源教授指出:用强迫大体力活动、军训等传统方式戒除网瘾存在着诸多潜在危害,往往受到网瘾戒除者的强烈抵抗。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对全国青少年网瘾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瘾者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青少年迷恋网络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学习成绩不良。在学习成绩至上的评价体系中,不良学习成绩的孩子很容易受到老师的批评和父母的责备,由此产生挫败感,促使青少年转而寻求各种缓解学习压力的办法,而网络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内心需要。
第二是同伴关系不良。沉重的学业压力和家长的过分保护,使得独生子女往往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发展同伴关系,因此他们内心的苦恼常常无人分担。
第三是缺少家庭温暖。现在很多孩子不是生活在单亲家庭,就是父母太忙,他们的父母根本没时间和孩子相处,很少从心理上真正关心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会逐渐产生孤独感,将注意力转向虚拟世界。
张教授认为,对网络成瘾者应进行生理、心理以及回归社会的全面干预,实施心理治疗与音乐、美术、体育、治疗犬陪伴相结合的方法,医务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以“陪伴”的姿态走进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心灵世界,帮助他们合理适度使用网络,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在网瘾者恢复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向网瘾解除人员提供更多的“陪伴”方式和资源,以代替和弱化网络的“陪伴”作用。一方面培养网瘾者健康的上网习惯,另一方面挖掘并提升网瘾者潜能,为其个性化发展打下基础。
在治疗后期,为网瘾成瘾者提供一个较为真实的现实场景,一方面考察并稳定前期身心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缓解即将重返社会的焦虑情绪以及将要面对的冲突。
链接:网瘾者有四个身心特征
1.过度使用。通常伴有时间感的丧失或忽视基本生存本能,如忘记吃饭或者睡觉,日夜时间颠倒等。
2.戒断综合征。当他们得不到电脑时,会表现出愤怒、紧张或者抑郁的情绪。
3.耐受性。表现出对更好的电脑设备和更多软件的需求,或者需要更多的时间使用电脑。
4.负性反应。包括争辩、撒谎、绩效差、社会上的孤立和疲劳,如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激化,更多时间在家独处而不是出外运动。
延伸阅读:网瘾等于精神病?
中国首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近日在京通过专家论证。根据这个诊断标准,“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其后果可导致性格内向、自卑、与家人对抗及其它精神心理问题,出现心境障碍,部分患者还会导致社交恐惧症等。”简单来说,按专家的意见,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病”。
在一般人认识中,“精神病人”总是疯疯癫癫的或是智力有问题的,有网民说,“如果整天上网的人也算得上是一个精神病人,那现实中不知该有多少了?”有网民甚至调侃说,如果上网成瘾是“精神病”,那网吧岂不是变成疯人院?
这是个美丽的误会,因为医学专家对“精神病”的定义跟网民的一般认识是不同的:在专家眼中,失眠也是精神病的一种,更何况是网络上瘾哩。专家解释说:“其实很多症状都属于精神病范畴,比如抑郁症、焦虑症、多动症、孤独症、各种成瘾疾病,甚至老年痴呆。”
姑勿论公众对这个诊断标准的意见如何,它的出现,毕竟标志着我国医学界、政府等对网络这个新兴媒介引发的问题予以重视,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具体的定义内容可以再商量,但正视及关注网络上瘾这一现象却刻不容缓。
-
孩子有网瘾该怎么解决现在的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每个家庭里面都可以练舞,会有手机和电脑的,而且电脑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可
-
心理压力大 不妨多吃这3种食物在现在这个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存在一些各种各样的压力,因为现在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尤其是对于一些女性来说
-
电子游戏对孩子成长的利弊该让孩子接触电脑吗,这是很多人都想问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是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家长担心孩子玩游戏耽误了学习,但是不给孩子
-
如何缓解变态购物心理呢购物逛街是众多女性特别喜爱的,本来是一种普通的事情,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一种有疯狂购物的表现,特别是见到自己非常喜欢的就会
-
5个方法帮孩子摆脱网瘾网络的普及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不少成年人甚至是孩子却陷入了网瘾的怪圈中,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