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虫”的心理透析与疏导
中学生上网做什么?调查表明: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聊天和发E-mail。是什么心理使学生们如此痴迷网络呢?有以下几种心态,值得我们教育者研究:
1、依赖心理和网络成瘾症。
青少年是当前“网络一族”的主要使用者,他们的自控能力、辨别能力较差,看到网络上形形色色的虚拟社会,被深深地吸引进去。
2、孤独心理和社交恐惧症。
如若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缺乏活生生的、有感情的、身体的联系,就容易造成交往能力的下降,产生紧张、孤僻和冷漠等健康问题。
3、矛盾心理和网络焦虑症。
网络无边无际,瞬息万变,青少年期望着能掌握它、运用它,却又容易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和无能,适应不了困难,在上网青少年中出现焦虑、苦闷和压抑的情绪。
4、失范心理和网络散漫症。
网络采用的是分散结构体系,具有不可控制性。青少年容易形成脱离社会规范的失范心理,甚至引起网络出轨行为。
从以上对网虫的心理分析来看,“网虫”上瘾的原因主要是心理上的,而不像传统的药物上瘾对人们的影响是生理上的。故不应采用传统的严禁方式,不是封堵而是通过疏与导。其对策如下:
对策之一: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互联网。可邀请专家教师为学生开设互联网知识讨论,上健康网。可以定期开展网上主题活动,引导教师和学生上网的良好习惯。开展上网心理引导,宣传正确的上网心态,使他们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距。
对策之二:强化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让学生远离黑色网吧。要不断强化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制、信念教育,增强学生分辨是非能力,坚决抵制网络垃圾的诱惑,防止出现不良思想倾向。
对策之三:多开辟健康有益的心理网站,提供心理服务和心理治疗。
对策之四:增强心理防范意识,提高心理“免疫力”。还应提高自身遵守网络“游戏”规则的法制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
对策之五:健全网上文明行为规范和法规,形成健康向上的主导心理。
对策之六:培养既懂心理艺术。
又懂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心理辅导队伍,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电脑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使用的迅速增长,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这场竞赛中,我们只有以一种健康、充满激情的开放心态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才可能使我们的基础教育多一份成功,少一份失败。
-
孩子有网瘾该怎么解决现在的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每个家庭里面都可以练舞,会有手机和电脑的,而且电脑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可
-
心理压力大 不妨多吃这3种食物在现在这个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存在一些各种各样的压力,因为现在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尤其是对于一些女性来说
-
电子游戏对孩子成长的利弊该让孩子接触电脑吗,这是很多人都想问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是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家长担心孩子玩游戏耽误了学习,但是不给孩子
-
如何缓解变态购物心理呢购物逛街是众多女性特别喜爱的,本来是一种普通的事情,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一种有疯狂购物的表现,特别是见到自己非常喜欢的就会
-
5个方法帮孩子摆脱网瘾网络的普及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不少成年人甚至是孩子却陷入了网瘾的怪圈中,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