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对坏消息感兴趣
我们为什么总是对于一些坏消息那么感兴趣呢,很多人都对别人身上发生的坏消息非常感兴趣,希望可以一探究竟,那么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呢,下面就来看看吧。
如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网络上充斥着暴力、凶杀、灾害等负面新闻;微信、微博上转发最多的总是“自来水惊现避孕药”、“逛商场当心人贩子”等谣传;朋友聊天,话题也常会不由自主地转向谁家出了大事、谁的婚姻出现变故等坏消息。中国人似乎患上了“坏消息综合征”,眼中好像被装上一层滤网,只看得见坏消息,而对好事置若罔闻。
孙涛是一名网站编辑,每天要花很长时间浏览新闻网站和微博。最初,他总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分析、转载。但不知从何时起,他一看到负面新闻,就能激起无数愤世嫉俗的激昂陈词。看到公交纵火的信息,他愤怒地指责嫌疑人“自己死还要拉垫背的”;看到高速公路连环追尾事故,他又抨击“大多数司机都不守规矩,全该回炉重造”。他曾试着不去关注,但还是会被各种负面信息吸引,不自觉地评论、转发。
2010年,美国尼尔森调研公司发布了一份《亚太各国网民的用户习惯报告》,称中国网民最喜欢发布负面产品评论,而且发表负面评论的意愿超过正面评论。约62%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而全球网民的这一比例为41%。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坏消息总是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首先,人们在潜意识里喜欢扮演一个被逼无奈的受害者,看到坏消息时,人们就会觉得,“社会这么不完美,处处是危机,处处不公平,所以我混成现在这个样子,不是能力差,而是大环境不好”。其次,“比坏”心理在作怪。去年有一句网络戏言流传很广———“知道你过得不好,我就放心了”。当今社会每个人压力都很大,生活中都充斥着不如意,看到别人的处境比自己更坏,会获取一种隐隐的心理安慰。再次,坏消息是个“减压阀”。不顺心时看到坏消息,会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第四,“情绪共同体”作用推波助澜。坏消息会让有相似感受的人产生类似的情绪,比如一个失恋的人看到“女方傍大款出轨,男孩持刀伤人”的新闻时,就会对“拜金女”产生二次仇恨,在评论里肆意谩骂也就不足为怪了。最后,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看,在人类的先祖中,善于察觉到威胁的人更可能存活下来。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坏消息的关注成为一种生物保护机制。
过多关注坏消息,会让人形成习惯性质疑,产生憎恨、厌恶、愤怒、逃避等坏情绪,幸福感降低。如果得不到合理释放,可能会出现攻击性行为。人处于紧张高压状态下,容易丧失安全感,形成消极的人生态度,总看到别人的缺点、社会的不公,喜欢抱怨而不喜欢自省。可是,爱抱怨的人永远不受待见,好运气也不会青睐满腹牢骚的人。建议不妨先强迫自己离开电脑、手机,空闲时间多运动,多与朋友聚会、唱卡拉OK等,尽量不谈论新闻时政。还可以参加公益活动,提升自我价值感。心理学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只需21天。建议买一个橡胶手环,无论跟朋友分享了坏消息、评论了网络坏消息,还是在心里评判了一个坏现象,都弹一下手腕,并且把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保持21天不换手,你就会发现,其实好消息比坏消息多得多,社会也并没有你想得那么糟。
确实我们总是对别人的的坏消息非常感兴趣,而且总是对别人的坏消息感兴趣,我们总是不希望坏消息出生在我们的身上,但是却很好奇别人的坏消息呢!
-
人际交往中为什么有的人善于交朋友在现在这个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际关系,而且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可以让自己的事业变得非常的好,而且也可以让自己看起来非常
-
为什么约炮后两人关系难持久在现在这个社会上很多的软件也是越来越多了,而且很多寂寞的男女都会选择去聊天交朋友的,而且这样的话肯定会在一起谈对象或者是
-
新媳妇如何与亲人相处新媳妇,到底怎么样才可以更好的去和别人在一起相处的呢,其实我们都知道,每个人在进入这个婆家的时候,也是感觉非常的陌生,首
-
避免七种病态社交 学会正确与人相处有一些变态的社会交往,我们大家是不是感觉非常的可怕的呢?其实在生活中人和人相处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情和心态,还有就
-
揭示女人有了男友后的现状其实我们都知道,男性和女性之间一定要懂得相互包容和尊重之类的,这样的话才可以,夫妻之间的感情更加的一些甜蜜,还有就是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