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工作 > 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你怎么看自己,别人就会怎么看你

人际交往:你怎么看自己,别人就会怎么看你

人与人相处,就像面对着一面镜子,你怎么待人,别人会怎么待你。你怎么看自己,别人也会怎么看你。一个对自己都既不信任的人,又怎能获得别人的认可与信任;一个连自己都不喜爱的人,又何能获得别人的喜欢。

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些人能被周围的人喜欢,甚至仰慕,众人都以与之结交为荣幸和愉快;而有的人却被周围的人所嫌弃和疏远,孤零零地被拒斥在群体的活动圈子之外。造成这种人际关系中的相容或相斥的原因,除了个人品质和人们相互协调上的影响等因素外,一个重要的但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的因素,就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这种认知偏差是对交往对象真实情况的歪曲和错觉,反映了人在人际认知中的非理性和主观性,往往容易影响人际交往的效果和质量。

我们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经常碰到类似的案例:如小A觉得同学们瞧不起她,总在背后议论她,以至于她感觉“大家都挺虚伪的,一回到家里,就胸口发闷”,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又如小B觉得与同学的关系总是处不好,他觉得周围的人好像都不喜欢他,讨厌他,甚至觉得有的人一见到他就掉头走开,有的人还在背后嘀嘀咕咕议论他,他为此而极度心烦。经过咨询了解的情况以及向其周围人了解的情况,事实与他们所陈述的并不十分相符。 

其实,使他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如果某人有正确的信念,他就可能愉快地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

美国一所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名曰“伤痕实验”。他们向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宣称,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应,尤其是面部有伤痕的人。 每位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 

关键的是最后一步,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实际上,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规定的时间到了,返回的志愿者竟无一例外地敍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著他们的脸看! 可是实际上,他们的脸上与往常并无二致,什么也没有不同;他们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看来是错误的自我认知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一个人内心怎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同时,这个实验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句西方格言:“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不是吗? 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 一个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外界眼光。 

一个人若是长期抱怨自己的处境,冷漠、不公、缺少阳光、缺少安全,那就说明,真正出问题的,正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他对自我的认知出了偏差。 这个时候,需要改变的,正是自己的内心;而内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处境必然随之好转。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     

人生短短一瞬间,能来到世上走一遭,实属不易。我们是在不该把更多更美好的时光浪费在揣测他人心理、取悦他人身上。一位台湾作家曾说过:“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的内心是什么样,你眼中看到的世界就会是怎样。尊重他人,做好自己,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