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工作 > 人际交往

生活中的老好人 不一定招人喜欢

生活中的老好人 不一定招人喜欢

在大家的身边一定会有很多的老好人,所谓的老好人,就是身边的什么事情,不管坏事还是好事都会说,这样的人就是会被人感觉心太软,成不了大器,让人感觉非常的无奈和讨厌,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这样的人。

“老好人”,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不论好事、坏事,都表现出讲好话、一团和气状态的人。“我们常误以为‘老好人’的心理是心太软、不懂拒绝。但事实上,这种性格是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共同影响下造就的人格特征。”中科博爱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傅春胜说,一方面,他们深受“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观念影响,凡事以保护自己为第一要义,待人接物都不会投入太深;另一方面,当下很多80后、90后,从小被家庭安排着长大,缺乏主见,很难形成自我见解。因此,老好人心理是内心缺乏安全感和缺少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与人为善并没有错,但如果一味迎合、取悦他人,未必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理解,还容易让别人看轻自己。首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平等与互动,一味应付、顺从、没有主见,别人与之交流就会感到乏味、无趣,久而久之,话就越来越少;其次,无论是上下级还是朋友间,信任来源于思想与建议的碰撞,当老好人逃避话题、隐藏自身想法时,也在无形中给他人带来了压力。这种“好”实质上是对拒绝、冲突、批评等消极情感的畏惧,为避免他人敌意而刻意逃避的自卑行为。如果任由此发展,会对自身人际关系造成巨大影响,甚至导致抑郁、焦虑。

沟通是连接心与心的桥梁,善于表达是人与人建立信任的基础。傅春胜建议,工作生活中,“老好人”不妨试着换一种为人处世之法,或许会有全新的体验和改变:多与积极向上的人交流,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创造机会表现自己;通过一些有竞争性的比赛、活动来锻炼自己,演讲、朗诵、拔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当感知到负面情绪时,可以与亲近的人沟通,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意愿,增强自身安全感;每天为自己预留2~3分钟的冥想时间,清空压抑情绪。

这样的老好人,在生活上也常常会有,经常这样的人会让好人坏人都管道不舒服,所以在生活中,大家要注意沟通,不要做这样的老好人吧,给自己的生活带去影响,从而得罪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