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工作 > 人际交往

下班后你沉默了吗?

下班后你沉默了吗?

十几年前,容易“下班沉默”的人多从事“助人工作”,比如,老师、医生、警察。但现在,从事技术性工作,如IT行业的人,也容易有类似表现,其严重程度与从事“助人工作”的人不相上下。“下班沉默症”已经跨越职业界限而存在了。

1、“下班沉默”会让人无心关注生活细节,对生活失去热情;2、“下班沉默”会让人缺乏情感交流,引发更严重的心理疾病;3、“下班沉默”会让亲友间产生隔阂和矛盾;4、“下班沉默”会让真正关心自己的人受到伤害。潜在危害:长期“下班沉默”可能形成逃避情感交流的惯性,破坏必要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而导致抑郁症等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引发身体疾病。

已经“晚期”了,还有救吗?

如何改善“下班沉默”影响正常社会交际的状况?60.7%的受访者建议容易“下班沉默”的人努力关注生活细节,寻找生活乐趣;53.3%的人建议他们多与亲友沟通,有助于降压;44.7%的人建议他们主动跳出交际怪圈,重视情感交流;另有44.8%的人建议用人单位进行人性化管理,多让员工和家人在一起;44.2%的人建议亲友给重压下的人更多理解和关怀。?

上班时侃侃而谈妙语连珠,下班后却像被按下“静音键”,不跟亲友交流,沉默不语;酒桌上笑容满面,家庭聚会面无表情,挣工钱时铆足了劲,家务活却爱理不理;心慌、噤声、心烦、火大,上下班时间“判若两人”……这些症状,被称为下班沉默症。

“下班沉默症”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不仅是工作压力一种成因。“早发现早干预”,切不宜形成“惯性”,“憋成内伤”。在调节压力时,其实并不用局限于“交谈”,可采取一起参加户外运动,一起看电影,一起旅游等与人互动的方式,替代“独自沉默”,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