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工作 > 人际交往

职场中谁会让你情不自禁的发怒?

职场中谁会让你情不自禁的发怒?

是否有这样的体会,你刚被你的老板训斥了,转过头你就将怨气发泄到手下员工身上。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我是否也曾迁怒于别人?到底我们为什么发怒?

一个男人带着兄妹俩走在我面前,男孩大约9岁,女孩大约7岁。小男孩抬起头和他爸爸说话,不知道为什么却惹怒了爸爸,这个男人开始训斥这个小男孩。我都能感觉到他的话伤害了这个小男孩,这让我心痛不已。

但接下来的一幕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而且远远不能接受:当这个父亲停止训斥这个小男孩时,这个小男孩转向他的妹妹并打了她。一想到这个小男孩,我就意识到,我自己――以及周围很多人――也经常这样做:某人让我们生气了,我们却迁怒于其他人。

有时候,我们的行动与这个小男孩如出一辙。某个经理刚被他的老板训斥了,转过头他就将怨气发泄到手下员工身上。但更多时候,迁怒行为不会这么明显。当看到这个小男孩打他妹妹以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我是否也曾迁怒于别人?

审视自己是否有这种行为是比较困难的。一开始,我没有任何收获。但是我一直坚持观察。我甚至刻意在某几天少说话,只是为了检验我想说话的欲望,并且检查说话欲望的来源。我是否在和恰当的人谈话?一个让人尴尬但难以忽略的事实浮出水面:我的言行是为了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即使对不认识的人也是如此。

试图引起别人的注意是件很无聊的事。为什么我要这么做?我真的很在意陌生人对我的看法吗?我究竟想要引起谁的关注?当我这个问题百思而不得其解时,我突然找到了答案:我妈妈。还是个小孩时,我就像大多数孩子一样,想让妈妈高兴。但是长大成人后,这个想法就消失了吗?我试图向别人证实我很成功——即使是以自吹自擂的方式——因为在内心深处,我相信成功会让母亲更爱我。换句话说,我试图通过别人的关注来证明那些对我母亲很重要的事情。事实上,这样的想法,只是我才有吗?

我知道这种说法有些疯狂,但是,就像前面故事里的那个小男孩一样,我们会因为想转移对父亲的怨气而去打妹妹,这样的举动不正常,却是我们的日常行为。事实上,我们不必这样做,仅仅认识到这个问题,就已经大有裨益了。现在,我不那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更在意自己的感受。我变得平静,不再需要那么多的赞扬,我的言行举止更为随性,这么做给我带来的改变让人吃惊。现在,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迄今为止,这条改变的路一直出奇的简单。当然,我的改变大业尚未完成,其实,迄今为止,改变之路相当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