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刻意的模仿让人喜还是让人烦
在我们与人谈话交流的时候,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模仿谈话对象的小动作、语气和表情,觉得下次可以促进交流,留下好印象,但有时我们却很讨厌那些“学”自己的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你正在考虑要听一首什么音乐来打发无聊的周日晚上,这时分别有两个人提出了建议:A是你的好友,她和你的音乐口味相似得让你惊呼知己;B是楼下卖豆浆油条的大妈,每天上班奔向早高峰的洪流时你都会听见她动情地哼唱各种神曲。
不出意外的话,你会选择A的建议,看似简单的决策情景其实揭示了一个有趣的道理:A和你的相似度高,不论在品味上还是在人口学变量上(比如你们的身份、年龄),所以在这种偏好性决策(也就是最终选择无关乎对错的决策类型)中,你会倾向于采纳和你相似的人的建议。
“臭味相投”:我们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
相似性除了在决策中占有优势地位,在社交中也是这样。和人交谈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模仿彼此微小的一举一动,从面部表情到身体语言,这些动作如此自然地发生以至于我们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做了什么,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变色龙效应”,也就是一种无意识模仿。“无意识模仿”这套系统根植于我们的大脑,它的意义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并融入群体。
对于人类这种群居动物来说,模仿的重要性不亚于生活在荒原中耳聪目明得以找到食物并且腿脚灵便能够逃避天敌。“无意识模仿”到底是如何帮助我们有效交流融入他人的呢?1999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沙特郎(Chartrand)和巴奇(Bargh)发现,当参与者和实验员自然交谈时,如果实验员适当地增加摸脸或抖腿的次数,那么参与者相应的摸脸或抖腿次数也会显著增加;并且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参与者都没有察觉到自身模仿行为的存在;反过来当实验员模仿参与者时,参与者对实验员的印象以及对交流过程的评价就会有显著地提高。
总之这说明了无意识的模仿能加强个体间的相互喜爱和联系,甚至诱发个体的亲社会状态。
好文推荐:
男性冒险欲望明显高于女性 >>>
中国式婚姻缺少的东西 >>>
掺假婚姻背后的“潜规则” >>>
莫让抑郁毁了职场精英 >>>
-
人际交往中为什么有的人善于交朋友在现在这个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际关系,而且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可以让自己的事业变得非常的好,而且也可以让自己看起来非常
-
为什么约炮后两人关系难持久在现在这个社会上很多的软件也是越来越多了,而且很多寂寞的男女都会选择去聊天交朋友的,而且这样的话肯定会在一起谈对象或者是
-
新媳妇如何与亲人相处新媳妇,到底怎么样才可以更好的去和别人在一起相处的呢,其实我们都知道,每个人在进入这个婆家的时候,也是感觉非常的陌生,首
-
避免七种病态社交 学会正确与人相处有一些变态的社会交往,我们大家是不是感觉非常的可怕的呢?其实在生活中人和人相处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情和心态,还有就
-
揭示女人有了男友后的现状其实我们都知道,男性和女性之间一定要懂得相互包容和尊重之类的,这样的话才可以,夫妻之间的感情更加的一些甜蜜,还有就是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