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工作 > 人际交往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方式有几种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方式有几种

人际交往要达到的目的主要有:建立关系,培植友情,化解矛盾,寻求理解和支持,促进沟通,搜集信息。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方式

交往方式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形式和表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

这是根据交往的媒介不同进行的划分。直接交往是交往双方借助语言、表情等本身固有的属性进行面对面的交往,如同学之间面对面讨论、谈话:间接交往是指交往双方借助某种身体之外的媒介进行的不见面的交往,如借助电话、书信、网络等个人媒介或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介进行的交往。

②正式交往与非正式交往

根据联结主客体的中介的性质进行。正式交往是在社会群体内部的个体之间的交往或群体代表之间的交往,如双向选择中的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谈判;非正式交往则是既不代表群体利益也不代表他人的私人间的交往,如同学、朋友之间私下的聊天。

③横向交往与纵向交往

这是根据交往主客体的层次划分的。横向交往指同辈、同级等同一层次的交往,如同学、同龄人之间的交往:纵向交往则指上下级或代际之间等不同层次的交往,如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交往。

另外,大学生交往的形式还可以按内容分为精神交往和物质交往,按交往的基础分为亲缘交往、地缘交往、业缘交往、趣缘交往,按交往的领域分为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娱乐交往等。

大学生处于青年阶段,进入了人际交往高峰期,对于这个阶段的大学生由于身心的急剧变化,不仅对异性表现出新的兴趣,而且对同性、同龄人也表现出较大的交往热情。他们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社会活动范围和人际圈层,逐渐将原有的上下人际交往关系转为平行人际交往关系,从亲缘交往为主转向以社会交往为主,如大学生中自发形成的各种兴趣小组,跨系、跨校的“同乡会”等。显然,这种转换是自然合理的,有利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但是,这种转换又潜伏着危机,往往产生不良交往互动,形成有害交际的契机。因为在交往互动中,容易交叉感染不良的思想、情感、行为,以至于形成劣迹群体,做出有损于社会公德、违反社会规范和国家法纪,败坏社会道德、风尚的事情,如近年来大学生中形成的跨系、跨校的盗窃团伙、赌博团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