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胆怯 该怎么帮助克服
很多七、八岁的孩子,性格胆怯,内向。在公众场合显得畏缩,胆小,拘谨,怕生,不爱说话。这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偏偏我儿子也是这样。不能说没有遗传因素的先天影响,为此,我在改变孩子性格胆怯方面,我确实动了不少脑筋。以下就是我在孩子身上使用过的教育方法,并配以点评式的总结,希望能给更多的家长以实际帮助。
◆不敢问路。
方法:设想最坏结果。
一次,我和孩子来到陌生的城市。为了锻炼孩子的胆量,我有意叫他去问路。孩子说他不敢。我问为什么不敢,他就是不说。我不勉强。我只帮他分析:“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你问了,会出现哪些结果好吗?”孩子欣然答应。“第一个设想:你问了,对方告诉了你该朝哪个方向走。你成功了,是吗?”“是的。”“第二个设想:你问了,对方摇头说不知道。你没有损失什么,是吗?”“是的。”“第三个设想:你问了,对方态度很不好,并且要臭骂你一顿,还想打你。有可能吗?”“不可能吧,哈哈,我又没得罪他。”孩子回答。我进一步开导:“是啊,我们很有礼貌地请教别人问题,别人也会礼貌地回答我们,不管他知道不知道。那么,也只有前面两种可能性,是吧?”“是的。”“那你还怕什么?”孩子不好意思笑了。
点评:这是退一步法。孩子怯于问路,除了害羞、胆小以外,也很怕遭到对方的拒绝,这样他会感到很尴尬。而帮孩子设想各种结果,尤其是最坏的结果,理清孩子的思维,让孩子知道最坏的结果是怎么样的——不过如此。这样就消除了孩子的顾虑和担忧。
◆ 不敢借东西
方法:模拟场景法
孩子不敢向人借东西。比如家中的水笼头坏了,我叫他到隔壁借老虎钳,他不肯;书忘记带回来,叫他去借同学的,他不敢。于是我和他来了一次模拟场景游戏。我先当借物人,他当被借人。“你好,阿姨,你能不能借我一个工具用一下?”“可以。”“谢谢。”之后,我们转换角色,再来一次表演。后来,我当被借人时,故意刁难他:“不给借。”孩子恳求道:“借给我吧。”“凭什么借给你?”“因为我很需要……”经过了多次的场景模拟后,孩子的措辞也丰富了,胆子也变大了,懂得该怎么说服别人了。后来,孩子“上演”了真实的戏了——敢借东西了。
点评:这是提前演习法。孩子不敢开口向人借东西,也因为不习惯,或缺少这方面的锻炼。小孩子都喜欢做游戏,利用角色游戏来演习一番,一来可以从虚拟的场景向真实的场景过渡,让孩子有个适应过程。二来给孩子提供锻炼口才的机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好文推荐: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