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肿大该如何预防呢

脾肿大该如何预防呢

脾肿大是一种严重影响脏器的疾病,生活中引起脾肿大的原因也有很多,不管什么疾病只要它出现了,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有些疾病严重时可能会危急到我们的生命,只要我们及早的去预防脾肿大疾病,就会减少它的发病率,下面的知识就是此病的预防知识了。

脾大应该如何预防

由于引起脾脏肿大的病因甚多,所以遇脾脏肿大的患者时,应结合患者的症状及其体征,积极寻找原发病,治疗上无疑应针对原发病治疗。若患者临床表现脾脏肿大,伴有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呈增生表现,则可称之为脾功能亢进(hypersplenism)。当脾功能显著亢进,而治疗其原发病疗效又不明显,且原发病允许时,可行脾切除术。但应从严掌握脾切除的适应证:脾大显著,有压迫症状;严重溶血性贫血;粒细胞严重降低且常发生感染;血小板显著减少,或伴有出血表现。当脾脏切除后,血小板、粒细胞及红细胞可恢复或接近正常。

由于脾切除后可发生下列并发症:血栓形成;易发生血原性感染(脾脏是保护性血液过滤器官);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因此,遇老年或长期卧床及幼年患者发生脾亢时,是否行脾切除术,应慎重选择。

脾大应该如何诊断

脾脏肿大主要依靠触诊检查。用触诊法未能确诊时可用叩诊法检查脾的浊音界有无扩大。(正常脾浊音界在左腋中线第9~11肋之间;宽4~7cm,前方不超过腋前线)。必要时可用超声、X线、CT等检查,以明确脾脏的大小和形态。触诊发现脾大时,要注意脾大的程度、质度,同时注意有无其他伴随体征。

1.脾脏肿大的程度 脾脏肿大的程度与疾病有关。

(1)轻度脾大:深吸气时脾下缘在肋缘下2~3cm为轻度脾大。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立克次体感染、早期血吸虫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霍奇金病、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火,系统性红斑狼疮、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中等度脾大:下缘超出肋缘下3cm至平脐为中等度肿大。可见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溶血性贫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维生素D缺乏病、脾淀粉样变性、恶性淋巴瘤、尼曼-匹克病等。

(3)极度脾大:下缘超出脐水平以下为极度脾大或称巨脾。可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疟疾、晚期血吸虫病、斑替病、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戈谢病等。

2.脾脏的质度 不同病因引起脾大其质度可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一般急性感染引起的脾大质度软;慢性感染、白血病细胞、肿瘤细胞浸润引起的脾大质地硬,表面不平;肝硬化的脾脏质度中等硬;淤血性脾大质度因淤血程度和淤血时间的长短而不同,时间短,淤血轻,质度软,时间长或淤血重质度硬,但一般有充实感。囊性肿大有囊性感表面不平。必须指出,脾脏肿大的程度及质度不仅因病因不同而不同,还可因病程、治疗情况及个体反应性不同而有差异,在判断时要注意这些因素。

3.伴随体征 各种不同病因引起脾大外尚有不同的伴随体征。

(1)贫血、出血点或淤斑:见于血液病性脾大,如各种类型的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贫血、黄疸:见于溶血性贫血、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恶性组织细胞病、败血症等。

(3)肝及淋巴结肿大:见于恶性淋巴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结缔组织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节病及某些传染性疾病等。

(4)肝病面容、肝掌及蜘蛛痣: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5)各种类型的皮疹:多见于各种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如伤寒、斑疹伤寒、布氏杆菌病、败血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6)水肿和腹水:见于慢性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下腔静脉梗阻等。

(7)心脏扩大:见于各种心脏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心包积液。

通过以上知识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脾肿大疾病的一些预防措施有所认识了,脾肿大疾病不是一种小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多去了解有关此病的所有知识,而且出现后要正确的去治疗,也希望以上的脾肿大的预防措施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