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黄疸是怎么确诊的
溶血性黄疸这种疾病在很多人听起来都感觉很陌生,因为这种疾病并不常见,有些朋友因为被检查出患有溶血性黄疸这种疾病,就很想知道这种疾病是怎么检查出来的,如何得到的确诊,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溶血性黄疸是怎么确诊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溶血性黄疸: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巩膜及黏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胆红素最高为17.1μmol/L(1.0mg/dl),其中结合胆红素3.42μmol/L,非结合胆红素13.68μmol/L。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的水平而出现的黄疸。
那么要确诊这种疾病都要做哪些检查呢?
血清总胆红素增加,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结合胆红素基本正常。由于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结合胆红素形成也代偿性增加,从胆道排至肠道也增加,致尿胆原增加,粪胆素随之增加,粪色加深。
肠内的尿胆原增加,重吸收至肝内者也增加,由于缺氧及毒素作用,肝处理较正常增多的尿胆原的能力降低,致血中尿胆原增加,并从肾脏排出,故尿中尿胆原增加,但无胆红素。急性溶血时尿中有血红蛋白排出,隐血试验阳性。血液检查除贫血外尚有网织红细胞增加、骨髓红细胞系列增生旺盛等。
通过这些检查又是怎么得出诊断结果的呢?
首先确定是否有黄疸,皮肤黏膜发黄不一定有黄疸,可能为摄入大量胡萝卜素的食物或某种药物所致。皮肤黏膜不黄,不一定没有黄疸(隐形黄疸),此时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但L,肉眼不易察觉,也称亚临床黄疸。黄疸的有无决定于血清总胆红素的量,凡血清胆红素>17.1μmol/L,均认为有黄疸。
其次,明确何种类型的黄疸,黄疸的分类有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者有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尿胆原(+)、尿胆红素(-)、骨髓中红系增生明显等表现,据此做出诊断。
以上就是溶血性黄疸的诊断及确诊方法,希望我们的工作可以帮助到大家。
-
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方法是什么呢?阻塞性黄疸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在治疗之前一定要诊断才行,很多人都不知道诊断的方法都
-
溶血性黄疸的症状溶血性黄疸的症状是什么呢?溶血性黄疸这个疾病的出现会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伤害,所以要抓紧治疗才行,但是对于这个疾病的症状大
-
溶血性黄疸是怎么确诊的溶血性黄疸这种疾病在很多人听起来都感觉很陌生,因为这种疾病并不常见,有些朋友因为被检查出患有溶血性黄疸这种疾病,就很想知
-
新生儿的黄疸正常值是多少呢那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下面就是相关的解说。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百分之六十的足月新生儿和百分之八十的早
-
黄疸复发究竟有什么症状呢其实婴儿出现黄疸这样的疾病的概率一直都是相当的高的,并且疾病的危害也是不能忽视的,因此当疾病出现的时候首先我们一定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