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消化内科 > 脾破裂

脾破裂用药原则

脾破裂用药原则

脾脏是腹部最易受伤的实质性脏器,占各种腹部伤的40-50%,主要危险在于大出血,死亡率约10%,约85%为被膜和实质同时破裂的真性破裂,少数为中央型或被膜下破裂,其被膜尚完整,但可在2周内突然转为真性破裂而大量出血,称延迟性脾破裂,应予警惕。
  1.外伤性脾破裂以手术治疗为主,并需应用各种药物辅助治疗,其中主要是液体和抗生素治疗。 2.术前必须给予补液,必要时输血,防治休克及水电解质、酸碱紊乱,以提高手术的耐受性。 3.术后禁食、胃肠减压期间,也需经静脉输入液体、电解质、葡萄糖、维生素等。一般需2-3天,合并有其他内脏损伤,腹膜炎严重者需4-5天,以维持热量和水电解质平衡。 4.病情重,术后不能进食及发生并发症的病人,需要积极给予营养支持,此类病人有必要给予用药框限“B”中之营养药物。 5.术前、术中和术后均需应用抗生素,特别合并有其他内脏损伤腹膜炎时,更需联合应用,术前和术中可先给予用药框限“A”、“B”中的抗生素类药物。 6.术后继续抗生素治疗,定期检查血尿常规,直到体温、血象恢复正常后2-3天为止。若术后3-4天,体温不是逐渐下降而是逐渐上升,应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不能盲目应用抗生素。 7.根据剖腹探查情况及腹腔污染程度,术后渗液、引流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对术后应用用药框限“A”之抗生素效果不佳,特别是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可从用药框限“B”、“C”中选择更为有效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