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疾病有哪些特点

反流性食管炎疾病有哪些特点

反流性食管炎疾病如果不能够早期进行治疗,一旦疾病出现反复发作现象,每次发作时严重的疼痛是非常折磨人的,令许多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都痛苦不堪,但发展到晚期治愈就会比较难,那么,反流性食管炎疾病有哪些特点?

1.很多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发现自己生病以后都喜欢随便治疗,不当治疗是会导致这个疾病复发的,正确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法是从促进胃动力、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粘膜三个方面同时入手,这样才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2.促进胃动力其实就是要促进胃部的排空,这样可以增强食管下端高压带的压力,提高胃贲门括约肌紧张度,防止食物反流进食道。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促进胃动力是相当重要的,常用的促胃动力药有多潘立酮(吗丁啉)和莫沙比利。

3.抑酸也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胃部食物反流进入食管,其中的胃酸成分对食管壁刺激最大,很多患者出现胃食管反流时觉得烧心,其实是胃酸在作怪。胃酸长时间反复刺激食管壁,会对食管壁造成损伤,所以抑制胃酸分泌很有必要,常用的抑酸药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护理是什么?

1、减少反流

由于出现反流的时间正常是在夜里面,病人处于水平位以及头低脚高位置的时候,应当将床头抬高到床尾有一个斜形坡度,这样即使反流也会尽快消除的。每天睡觉前患者是不能再吃饭的,晚餐与入睡的时间间隔应当拉长一点,要大于3小时。每天吃完饭以后让病人处于直立位或者餐后散步,借助重力促进食物排空。

2、降低反流物的刺激性

我们可以服用一些降低反流物的药物来减少刺激,最常使用的药物有甲氰咪呱、雷尼替丁,这是可以抑制和减少胃酸分泌的。

3、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功能

餐前15~30分钟服用胃复安或吗叮啉,可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压力,加速胃的排空,减少反流。

温馨提示,平时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不仅可以有效的保持住身体健康,还能够减少许多痛苦的折磨,尤其是打反流性食管炎疾病发作时,胃部严重的疼痛感,令许多患者都痛苦不堪,即使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要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饮食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