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消化内科 > 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哪些比较常见

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哪些比较常见

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是备受患者关注的,积极把握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准确的治病,进而规避疾病导致的不必要风险和麻烦的发生,那么常见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包括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把握一番。

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

慢胆汤方药组成:半夏10 g,干姜10 g,黄芩15 g,黄连5 g,党参15 g,郁金15 g,延胡索10 g,木香10 g,炙甘草10 g,大枣6枚。

用法:以上药水煎2次,合液取汁100 mL,日1剂,日2次温服,20 天为1个疗程。

加减:脾虚肝郁型以基本方加四逆散或逍遥丸等,肝肾阴虚型基本方加一贯煎或二至丸、六味地黄丸,脾肾阳虚型基本方加附子理中丸和金匮肾气丸,肝胆湿热型基本方加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慢性胆囊炎多合并胆结石,可加海蛤壳、穿山甲、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姜黄等。

中医学认为,治疗各类急慢性疾病不应囿于疾病自身,应该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治疗慢性胆囊炎亦需如此,着眼点不应仅仅在胆囊上,故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

木土相关,据“病在胆,逆在胃”及“见肝之病,当知肝传脾”的理论,结合慢性胆囊炎腹胀、胃脘部灼热感、嗳气、吞酸、恶心、厌食及下利等诸多消化不良的症状表现,考虑此与《伤寒论》半夏泻心汤之“呕、利、痞”证治完全相符。

主方意在和阴阳、顺升降、调虚实,符合《内经》“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之理。慢性胆囊炎在治疗过程中,因病邪长期迁延不解,从而导致阴阳气血乖戾,发展为正虚邪恋、虚实寒热夹杂之病机。慢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显著优于氨苄西林、甲硝唑常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如上是对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做出的分析,希望得到广大患者的重视,因为只有正确了解了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才能够帮助患者准确的治病,进而有效规避疾病造成的不必要风险和危害的发生,实现疾病患者的尽早康复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