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消化内科 > 黄疸 > 黄疸常识

谈谈新生儿黄疸有哪些知识呢

谈谈新生儿黄疸有哪些知识呢

发生新生儿黄疸本来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由于小儿母亲在出生时发生难产,导致小儿发生窒息、呼吸困难等极具在皮肤上出现了黄染现象,这些患儿的家长所忽略的知识,以致给给患儿带来更多危害。那么,新生儿黄疸有哪些知识呢?

许多细心的家长都会观察到新生儿刚出生时皮肤为粉红色的,怎么2~3天后皮肤发黄了?甚至口腔黏膜、球结膜也发黄了?不要着急!只要宝宝吃、睡和哭声都正常,一般在10天

左右就会逐渐消退。这就是医学上常说的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增高造成的。生理性黄疸的高峰期一般在出生后的第3天到第7天,以后就逐渐下降,14天内消退,早产儿大约要21天左右。

如果在生后2天内就有黄疸出现,或15天后黄疸仍不消退,或退而复现等均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一般为出现黄疸的颜色较深,同时伴有精神差、拒奶、发热、小便深黄色,大便呈灰白色、严重者会出现高热、抽搐等现象。是由一些疾病如新生儿溶血、胆道阻塞、新生儿肝炎等引起的,必须及时就医诊治,尤其要警惕核黄疸的发生,它所引起的脑损伤是不可逆转的,此病也称胆红素脑病,死亡率很高,即使存活下来也往往留有后遗症、如智力落后、视听障碍、手足抽搐等等。因此在新生儿黄疸期细观察、早干预是防患于未然的最佳办法,临床上多采用口服“妈咪爱”或中药“茵栀黄”及配合蓝光治疗,定期用黄疸测试仪监测黄疸的情况等。

下面小编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正常的生理性黄疸

正常足月产的小宝宝,黄疽在第二到第四天出现,平均在第四到第五天到达高峰在一周到两周之内会消失,早产儿的黄疸持续会较久。黄疸的颜色不能太深(黄疸的深浅可以请教医师,或由验血决定),胆色素的数值平均十一到十二毫克左右。

新生儿的黄疸大约是由脸部先开始,以后再严重时才会影响到身体与四肢手脚。在正常柔和的日光下看起来比较准,日光灯下也可以做参考,如果发现身体躯干部份在黄疸时,黄疸指数大约七至八左右,如果膝盖以下的皮肤也出现黄疸时,指数就会超过十二至十五,己经要请医师决定是否要光治疗

正常宝宝会有黄疸的原因:婴儿体内产生胆红素的量过多,但是肝脏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不能分解排出这些胆红素,再加上有些正常经由胆道已经排出到了肠内的胆红素又再被婴儿的肠道吸收回到血液内,这些因素加在一齐都会使新生儿特别容易出现黄疸现象。

二、黄疸过深或是持续太久不退,会对婴儿有何种影响

第一:黄疸过深表示宝宝体内的胆红素过高,如果胆红素的指数超过二十以上,婴儿脑内最重要的基底核(basal ganglion),将会受损坏死,其结果可能在未来造成脑性麻痹,使宝宝的智力、听力、视力及活动能力终生受损,结果十分严重,不可不慎。

如果发生核黄疸时,小宝宝会出现胃口变差、昏睡、活动力降低等现象。最明显的特征是出现非常尖锐且刺耳的哭声、身体会向后弓弯、非常烦躁不安,甚至发烧抽筋。核黄疸较易发生在早产儿及各种原因引起败血症的宝宝,即使指数没有超过二十,很可能早期就可能出现核黄疸的问题, 需特别留意。

新生儿黄疸是很正常的生理反应,但由于新生儿长期伴发皮肤黄染,就有可能存在病理性了,希望大家在通过上述的详细介绍都积极的有所重视,及时发现及时进行专业治疗,以致让患儿尽快摆脱这样的疾病的症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