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在饮食上有什么注意吗?

骨质疏松在饮食上有什么注意吗?

骨质疏松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女性绝经以后的骨质疏松症是原发性骨质疏松中最常见的一种,其患病率高达50%。但是因为发病缓慢,常被人们忽视,故有人称之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但它的发展后果严重,轻者周身疼痛,重者会造成关节变形,甚至发生骨折。中医学把骨质疏松纳入“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骨质疏松在饮食上有什么注意吗?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骨质疏松在饮食上有什么注意吗?

注意烹调方法

烹调方法也相当重要,一些蔬菜如菠菜、苋菜等,含有较多的草酸,影响钙的吸收。如果将这些菜在沸水中焯一下,滤去水再烹调,可减少部分草酸。再则谷类中含植酸酶,可分解植酸盐释放出游离钙和磷,增加利用率。植酸酶在55℃环境下活性最高,为了增加植酸酶的活性,可以先将大米加适量的水浸泡后再洗,在面粉、玉米粉、豆粉中加发酵剂发酵并延长发酵时间,均可使植酸水解,使游离钙增加。

 限制饮酒

过量饮酒可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应限量适度的饮酒。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

 补充钙质

膳食中应给予充足的钙,正常成年人每日达800毫克,老年人应给予100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