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发病后的症状表现

腰肌劳损发病后的症状表现

腰肌劳损疾病是一种日常生活常见的腰部疾病,而且近些年来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而且腰肌劳损疾病发病后会产生强烈的疼痛感。那么腰肌劳损发病后有什么样的症状表现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这个问题吧。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时轻时重,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因素较多。

腰肌劳损常见症状

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不能坚持弯腰工作。常被迫时时伸腰或以拳头击腰部以缓解疼痛。腰部有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腰部外形及活动多无异常,也无明显腰肌痉挛,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1]症状特点

一般来说,腰肌劳损的症状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疼痛症状时轻时重,并产生腰椎畸形,严重者须拄着拐杖行走,甚至卧床不起;   ②肌痉挛常表现在一侧骶棘肌、臀肌或两侧;

③压痛点广泛,以棘突两侧、腰椎横突及髂后上嵴最为多见;

④痛与麻通常放射至膝部,很少到小腿与足部;

⑤x线片、肌电图及脊髓造影对本病无诊断意义;

⑥个别患者同时伴有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如腹痛等)。

发病原因:

负重活动(30%):

躯干在负重活动时,位置越低所重量越大,故腰部受力最大也最集中。躯干的稳定性主要在于脊柱,当脊柱结构失稳时,起辅助稳定作用的腰背肌将超负荷工作,以求躯干稳定。长期如此,肌肉即产生代偿性肥大、增生。

坐姿不良(30%):

长期弯腰工作者,腰部肌持续呈紧张状态,使小血管受压,供氧不足、代谢产物积累,刺激局部而形成损伤性炎症。如一组肌肉发生这种慢性劳损,必将使对应肌产生相适应的变化,以补偿圆法部位病变后的功能障碍,称为对应补偿调节。如原发病变部位的肌肉经对应补偿调节仍不能维持正常功能,则可使上、下或对侧肌进行再补偿,称为系列补偿调节。上述变化,在临床上表现为一个部位腰痛可随时间而向上、下或对侧发展。部分病人也可因急性腰部外伤治疗不当,迁延而成慢性腰肌劳损。

气候环境条件(30%):

慢性腰肌劳损与气候环境条件也有一定关系,气温过低或湿度太大都可促发或加重腰肌劳损。

看完上面的文章我们应该知道了腰肌劳损在发病后有什么样的症状表现了吧,因为腰肌劳损发病跟运动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最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体育锻炼,这样是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腰肌劳损很好的方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