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外科 > 普外科 > 胃癌

胃痛离胃癌有多远

胃痛离胃癌有多远

  胃痛离胃癌有多远

  近来,胃病蔓延成为中国的大国病,而这些胃痛的患者在不舒服的时候通常忍着,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如果不重视正常治疗,长期拖延可能引起胃癌。在急诊室里,消化道出血常常是胃病的严重后果。很多病人因为胃不舒服,而自我治疗甚至乱用药物,直到出现出血才来医院就诊,此时往往情况非常危急。

  据医生介绍,在医院急诊室里,消化道出血成为常见病、多发病。许多患者常常因自己的不正常生活方式导致胃痛,而抱怨胃疼只是小事情。这种看法的错误在于不了解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常见的胃病主要有胃炎、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等。其中胃炎分急性和慢性,如果胃炎迁延不愈,可从表浅性胃炎发展为萎缩性胃炎,最终发展成为胃癌。 对于消化性溃疡,一般在就餐后半小时左右疼痛,到下次进餐时疼痛会缓解,12指肠球部溃疡一般是空腹痛、夜间痛。现在医疗条件的确是能够对消化性溃疡进行有效治疗,但是往往是一些患者自己因为各种原因耽误治疗,轻则出现呕血、便血,重则穿孔出现滞留、漏出或胃液大量外漏病情严重。如果患者耽误治疗时间,甚至有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期,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胃病可能引发的后果非常严重。周荣斌告诉记者:“很多人认为自己身体好,胃疼是小事。但我们遇到过大量饮酒或暴饮暴食导致胃出血甚至胃穿孔的年轻人,有些送到医院时血如泉涌,再晚点就可能丧命。而由胃病转化成胃癌,在早期很难发觉,很多人一查出来就是中晚期。还有患有肝硬化的病人,也容易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导致胃出血,有时就是一口血喷出来。”

  中国是肠胃病患者的重灾区,有1.2亿人患上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患病率10%,慢性胃炎患病率30%,是全球的“胃病大国”。医生指出,“三分治疗,七分养生”是预防胃病的最好方法。日常生活娱乐及用餐习惯需要得到改善。下面是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应删除。

  三餐不定、暴饮暴食

  胃是“守时”的器官,胃液的分泌有一定的高峰期和谷底期。如果在特定的时间胃里没有东西,很容易损伤胃黏膜。另外,暴饮暴食会明显增加消化器官负担,严重情况下有可能引起急性肠胃炎,甚至导致胃出血。

  抽烟喝酒、食物不洁

  抽烟、喝酒都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黏膜下血管的痉挛、收缩,长期下去易形成胃溃疡。同时,一些未清洁的食物可能含有幽门螺旋杆菌,因此也是胃溃疡的重要原因。

  压力过大,心情不好

  工作压力大、情绪低落、精神紧张,常常处于生气、紧张和疲劳的状态,这些消极情绪很容易造成植物神经性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胃肠道疾病。

  乱用药物

  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乱用药物并不是胃疼的解决之道。很多药物甚至可能会加重胃病的恶化。而且,生活中常用的药品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损伤胃黏膜。例如,解热、镇痛、抗炎类(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止痛片),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等。

  在实际生活中,胃出现问题时,常常会发出其他的反应。全身和部分特征都有可能对身体发出警告,其中全身特征包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面黄肌瘦、大便不规律(腹泻和便秘交替)。如果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泛酸、一阵阵的肚子直痛等的状况,需要迅速就诊。尤其是饮食、工作不规律的人要更加注意胃部健康。胃病患者要时刻保持压力、快乐的心情,不要过量食用油炸、腌制等难以消化的食品,切勿损害胃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