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角结膜炎的病因与检查

流行性角结膜炎的病因与检查

流行性角结膜炎是什么原因造成?生活中,很多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朋友都很疑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流行性角结膜炎, 加上流行性角结膜炎危害性大,不可小视。

一种常见的结膜炎,可由多种病毒引起,临床上可归纳为两组。一组以急性滤泡性结膜炎为主要表现,包括流行性角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咽结膜热、单疱病毒性结膜炎和新城鸡瘟结膜炎。一组表现为相对的亚急性或慢性结膜炎,包括传染性软疣性睑结膜炎、麻疹性角结膜炎等。轻度的病毒性结膜炎有迅速自限性,严重的可有全身症状。除典型者外,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这和致病病毒毒力及个体免疫状况有关。

1病因由腺病毒8、19、29和37型(人腺病毒D亚组)引起,传染性强,可散在或流行性发病。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常合并有角膜病变,急性发病,潜伏期5~7天。初发时异物感、水样分泌物、疼痛、畏光和流泪等。眼睑水肿、睑球结膜显著充血、球结膜水肿,睑结膜及穹隆部48小时内出现大量滤泡。结膜滤泡可被水肿的结膜掩盖。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偶有结膜下出血,少数严重者可出现结膜假膜或膜的形成。也可出现腺病毒性角膜炎,角膜发生上皮下和浅基质层点状浸润。视力可受影响,以后恢复正常。成人多局限于外眼表现;儿童可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咽痛、中耳炎、腹泻等。

1.病毒分离 从患者结膜囊内分离病毒,以患病8天阳性率最高(80%),6~10天次之(67%),11天后为阴性。

2.血清学检查 以恢复期中和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作为诊断依据。

3.免疫荧光技术

为更快速简便的方法,即在患病高峰(1周左右)取结膜上皮刮片或分泌物涂片,加荧光素标记抗体标记,几乎全部病例均可发现感染的上皮细胞内有病毒抗原存在。

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病人的泪液或结膜刮片,在电镜下观察,可直接发现病毒颗粒或病毒抗原,但由于价格昂贵,限制了临床应用。

以上关于流行性角结膜炎的内容就是专家为我们解释流行性角结膜炎的相关知识,针对流行性角结膜炎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祝愿大家都远离流行性角结膜炎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