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呢
我们大家都知道麻风病是一慢性传染病模型,长期以来麻风病逐渐得到的控制,但是对于治疗麻风病仍然处于相对研究状态,临床上对麻风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病因来反向研究出来的。麻风病的主要病因概述:
病原菌是麻风杆菌。在光学显微镜下完整的杆菌为直棒状或稍有弯曲,长约2~6微米,长约0.2~0.6微米,无鞭毛、芽孢或荚膜。非完整者可见短棒状、双球状、念珠状、颗粒状等形状。数量较多时有聚簇的特点,可形成球团状或束刷状。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麻风杆菌新的结构。麻风杆菌抗酸染色为红色,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离体后的麻风杆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时即丧失其繁殖力,在60℃处理一小时或紫外线照射两小时,可丧失其活力。一般应用煮沸、高压蒸气、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即可杀死。
麻风杆菌
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杆菌在病*内分布(以瘤型一端病人为例)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粘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某些细胞内。在皮肤主要分布于神经末梢、巨噬细胞、平滑肌、毛带及血管壁等处。在粘膜以甚为常见。此外骨髓、睾丸、肾上腺、眼前半部等处也是麻风杆菌容易侵犯和存在的部位,周围血液及横纹肌中也能发现少量的麻风杆菌。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和粘膜(主要是鼻粘膜)排出体外,其它在乳汁、泪液、*及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风杆菌,但菌量很少。
麻风杆菌动物接种:1960年Shepard在小鼠足垫中,初步接种成功,得到有限的局部繁殖,建立了小鼠足垫感染模型。1966年在Ress应用免疫抑制法,造成严重的系统性感染,使麻风杆菌的动物接种前进了一大步。1971年Kirchheimer 与 Storrs应用犰狳接种麻风杆菌成功,建立犰狳感染模型。1976年高板健二等报告应用裸鼠(先天性无胸腺小鼠)接种麻风杆菌获得成功。麻风杆菌的人工培养,到目前还未获得公认的成功。因此,上工培养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麻风病的病因是治疗的根本,所以在日常生活一定要及时的进行麻风病的检查和预防,以免出现不可估计的后果。大家需要认真的护理要点,避免严重的后果。
-
麻风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大家应该积极发现麻风病和了解麻风病,预防麻风病的并发症状发生,一旦麻风病发作的时候会麻烦很多。
-
麻风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呢麻风病是一种人们再也不陌生的疾病,麻风病引发的后果人们不要忽视,麻风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呢?
-
麻风病的传播途径一般有哪些呢生活中人们要注意了解麻风病的症状表现,也要注意好的处理方法,麻风病的传播途径一般有哪些呢?
-
控制麻风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目前对于麻风病的治疗比较困难,早发现早治疗对于麻风病患者康复很重要。控制麻风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
-
麻风病的有常识有哪些?众所周知,麻风病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麻风病还会引发一连串的并发症。如果患有麻风病,请积极对麻风病做好各项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