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高的血压才要吃药

会员151585214 已回复
多高的血压才要吃药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周恒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血压超过160/10mmhg要吃药,具体分析如下:
如果血压在140-160/90-100mmhg之间,要看有没有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肥胖等因素。如果没有其他的并发症和不适,可以调整饮食习惯,保证一定的运动量和作息。在接受日常生活干预后,血压在140/90mmhg以下时,可以不用药物治疗。相反,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了干预,血压没有降低,则要口服降压药物。
有用0
相关问答

血压超过160/10mmhg要吃药,具体分析如下:
如果血压在140-160/90-100mmhg之间,要看有没有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肥胖等因素。如果没有其他的并发症和不适,可以调整饮食习惯,保证一定的运动量和作息。在接受日常生活干预后,血压在140/90mmhg以下时,可以不用药物治疗。相反,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了干预,血压没有降低,则要口服降压药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脑溢血通常指脑出血。一般情况下,多高的血压会脑出血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判断,具体内容如下:
如果患者平时血压比较高,当血压处于180-200mmHg,可能会对血管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存在脑出血的可能性。如果患者平时血压控制比较好,当血压超出140/90mmHg也可能面临脑出血的风险。但是,偶尔一次血压升高通常不会导致患者发生脑出血,脑出血通常是长期高血压所诱发的。如果患者血压长期偏高,并且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可能会造成小动脉硬化,血管会受到伤害、膨胀,可能诱发脑出血。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在非药物控制的前提下,一般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40/90mmHg),称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患者的血压会出现升高的情况,一般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比索洛尔、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药物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收缩压一般在140毫米汞柱以上,舒张压一般在90毫米汞柱以上,二者都属于高血压的情况,可称为高血压。
血压一般情况下需要测3次,而不是同一天,正常人偶尔血压会超过正常值1次,这个不用担心,几天后再测几次,若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则为高血压;若偶有上升,不能叫高血压。原发性的高血压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压持续在正常范围内或接近于正常值而出现的一种临床状态。高血压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的高血压是指由于某些疾病引起了血压下降,而不是由高血压病所引起的。原发性以高血压发病率最高,高血压患者至少占90%,均属于原发性高血压。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正常值应在110~175之间,孕妇若发现血压超过此值3~15,均属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时,宜在饮食方面,要控制钠盐摄入量,钠盐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有重要作用。如果日常摄入钠盐过量,它能收缩血管,引起血压升高,所以妊娠期孕妈妈们,钠盐日用量应在3~5克范围内,蛋白质应适量补充。
高度妊娠期孕妈妈由于尿液中蛋白丢失,常表现为高血压,所以要适时补充牛奶,鱼虾等蛋白质、鸡蛋等来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二是要补钙,钙不但对胎儿骨骼和牙床发育有帮助,并可使血压平稳或逐渐下降,妊娠期准妈妈可多吃含钙食品,比如豆制品,奶制品,鱼虾和芝麻。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高血压病表现为静息状态时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升高,大于或等于140~90毫米汞柱。
高血压对人的生命健康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所以需要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方法来防治高血压病的发作。且通常需要多次测量才能诊断高血压者,必须根据自己症状,在医生指导下应长期规律地使用一种或几种药,开展联合用药等处理原则。这样才能使降压效果得到有效地发挥,同时也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唯有坚持用药,才能顺利地控制血压,才能降低许多并发症。
此外,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应该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除按时吃药从饮食上和生活习惯上加以调整外,饮食要低脂、低盐、清淡饮食是最主要的,控制体重,恰当运动,要有一个平和、乐观的态度。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