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丰胸多久能见效

会员17814317 21 已回复
我的胸真的超平,和超模的胸有得一拼,所以一直在尝试丰胸,针灸丰胸多久可以见效?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章庆国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美容 三级甲等
擅长:外耳再造,小耳畸形,招风耳,杯状耳,面部皱纹,眼袋...
针灸丰胸的效果出来得非常慢,但是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所以产生效果的时间有所差异,一般会受到身体体质强弱的影响,以及针感的强弱和敏感度,三是遗传因素。针灸可以促进腺体和内分泌的增加,从而起到丰胸的效果,需要经常性的治疗,并且需要有耐心,同时也可以配合一些适当的运动来进行一定的锻炼,增强乳房的弹力,丰满乳房。也可以通过一定的饮食方法配合,比如说经常性的食用一些有助于乳房内部腺体发育的食物和水果。建议:平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证身心的健康,不要经常性的精神压力过大,也不要经常的吸烟饮酒,注意健康的饮食,及时的进行一些按摩,刺激乳房的健康。
有用0
相关问答

艾灸度丰胸一般是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的。要想丰胸,可以通过运动和饮食来达到丰胸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做一些扩胸运动,可以提高胸肌的支撑能力,预防胸部下垂,经常按摩胸部,能够促进胸部局部的血液循环,达到丰胸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丰胸的食物,比如木瓜、牛奶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丰胸手术。。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中医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手术或药物治疗各类肛肠疾病,如肛内外炎症、肛裂、痔、瘘、肛乳头肥大等。擅治中医内科各类疾病;中医儿科杂病。

假体周围用纱布块固定时间约1周,单纯假体的上缘用弹力绷带固定需20天或1月左右,避免植入的假体位置上移,以防出现形态不佳的现象。假体的下缘固定、术后假体剥离腔隙的位置、高低的调整,需根据具体状况而定。

夏德林主任医师整形美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的诊治。

病情分析:一般在扎完一个疗程,乳房会有串痛感或乳头痒,针灸丰胸一般需要1-2个疗程。至于能长多大和以下因素有关,一是身体的体质强弱,二是针感的强弱和敏感度,三是遗传因素等。
意见建议:针灸丰胸是采用经络学中行血补泻针刺的被动方法,结合丰胸特殊穴位及女性月经黄金期。因经期女性子宫、卵巢内会分泌大量女性荷尔蒙(激素)——黄体荷尔蒙、动情荷尔蒙,通过针刺再度激发乳腺,促使乳房内的脂肪细胞积极吸收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形成乳房第二次生长发育,使乳房缓慢增大、提升、坚挺。

罗延平主任医师整形美容已帮助用户:22238
擅长:整形美容

针灸丰胸一般要在一个月到三个月左右才可以看到效果,具体丰胸时间和体质有直接关系。如果体质比较好,则一般在一个月左右便可以达到丰胸效果,如果体质较差,则可能需要三个月以后才可以达到丰胸效果。也可以到正规的医美机构,通过提取自身多余的脂肪,经过处理后填充到胸部来达到隆胸的效果。

任冲副主任医师整形美容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任冲教授,从事整形美容行业二十余年,北京市首批美容外科注册执照的持有者(美容外科注册医师)。现任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同年至中日友好医院整形外科工作至今,2005年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专业硕士毕业,2007年日本东京大学附属病院形成外科访问学者。 师从中国著名整形专家张书云教授、宋业光教授、马海欢教授、光岛勋教授。在双眼皮、失败双眼皮修

针灸丰胸的效果出来得非常慢,但是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所以产生效果的时间有所差异,一般会受到身体体质强弱的影响,以及针感的强弱和敏感度,三是遗传因素。针灸可以促进腺体和内分泌的增加,从而起到丰胸的效果,需要经常性的治疗,并且需要有耐心,同时也可以配合一些适当的运动来进行一定的锻炼,增强乳房的弹力,丰满乳房。也可以通过一定的饮食方法配合,比如说经常性的食用一些有助于乳房内部腺体发育的食物和水果。建议:平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证身心的健康,不要经常性的精神压力过大,也不要经常的吸烟饮酒,注意健康的饮食,及时的进行一些按摩,刺激乳房的健康。

章庆国主任医师整形美容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外耳再造,小耳畸形,招风耳,杯状耳,面部皱纹,眼袋,上睑皮肤松弛

指导意见:您好:目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正规的整形医院去做自体脂肪丰胸自体脂肪隆胸是将人们的身体其他部分的脂肪细胞抽出再移植到乳房以到达隆满胸部的效果毫无疑问移植脂肪对人们的身体的毒害性为零因而它也一度成为众多术者喜欢的隆胸方法相比其它丰胸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操作简单没有异物感百分百无毒害自然犹如自身发育一样不保留人工痕迹平安恢复十分快术后不出现排斥反响表面外形自然手感好伴侣易接受了解详情请点击咨询希望可以帮到您

张国强医师外科河北省邢台市三院已帮助用户:104600
擅长:骨伤,骨病,普外疾病,消化内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