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为对的五种做法最伤孩子

自认为对的五种做法最伤孩子

按理讲,父母是最疼爱孩子的人,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家长往往好心办坏事,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受到伤害。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最伤孩子的五种行为。

错做法一:不相信自己孩子

总是自以为是的不相信自家孩子的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做到,其实这才是家长彻底毁灭了孩子的自尊和上进心。培养孩子成“才”,应该先让孩子先“成人”,否则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只会越来越多。

错做法二:常与别的孩子比

常把自己的孩子与邻居家的孩子相比较,总是在自家孩子面前说谁谁比你更好。这是绝大部分家长的通病,当家长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的时候,孩子也会认为自己无能,从而丧失自信,走向自卑。

错做法三:不给孩子决定权

孩子的心理独立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9岁和12岁。孩子从小到大家长总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丧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错做法四:无条件满足孩子

你考第一名就买旅游鞋!你进入前五名我们就全家去旅游!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视为一种对孩子合理开明的奖惩举措!殊不知,这带给孩子潜意识的讯息是:符合爸爸妈妈的标准,才是被爱的。然后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付出失去自己的代价!

 错做法五:对孩子期望过大

由于父母不想让自己失望,就不断地给孩子施压。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

所以,家长们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不要一味的溺爱孩子。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平静和喜悦的过程,平静和喜悦的状态就是爱!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心量拓宽的过程。只要家长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去教导孩子,这样孩子和家长才会更好!

看了以上内容以后,相信家长们心中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会有一个反思。如果您在平日的教育中有过以上一种或几种情况,可适当调整一下。毕竟培养孩子成才是家长们的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