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崩症概述所谓尿崩症,就是不排浓尿(比重高)的一种病。尿变清稀,是因为患儿把盐类排出体外。一般是大量喝水,又排出很多的尿。一天排出的尿液有高达10升的。尿崩症有两种。一种是产生调节尿量的抗利尿激素(加压素又名后叶加压素)的视索上核、室旁核和产生抗利尿激素的脑下垂体后叶发生了病变,使分泌出来的
-
切颅咽管瘤后尿崩症原因有新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石祥恩教授和周忠清主治医师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抗利尿激素水平异常的发生率与临床尿崩症的发生率明显不一致。这一发现改变了颅咽管瘤尿崩症患者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所致的说法。颅咽管瘤手术前后发生的尿崩症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以往的资料认为,此病是由抗利尿激素分
-
尿崩症的临床表现1、垂体性尿崩症可见于任何年龄,通常在儿童期或成年早期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2:1。一般起病日期明确。大多数病人均有多饮、烦渴、多尿。夜尿显著,尿量比较固定,一般4L/d以上,最多不超过18L/d,但也有报道达40L/d者。尿经重小于1.006,部分性尿崩症在严重脱水时可达1.010。尿渗透压多
-
尿崩症的中医分型1、肺胃热盛型【证见】烦渴多饮多尿,消谷善饥,便秘。舌红,苔燥黄,脉洪数或细数。【分析】心胃之火熏蒸,致肺燥津伤,肺阴亏耗,水津不布测烦渴多饮以自救;肺燥金桔,金水不能相生,有开无合,关门不固则饮多尿多;胃火旺盛,则消谷善饥;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亏损,肠腑失润,则燥结便秘;舌红、
-
什么是尿崩症所谓尿崩症,就是不排浓尿(比重高)的一种病。尿变清稀,是因为患儿把盐类排出体外。一般是大量喝水,又排出很多的尿。一天排出的尿液有高达10升的。尿崩症有两种。一种是产生调节尿量的抗利尿激素(加压素又名后叶加压素)的视索上核、室旁核和产生抗利尿激素的脑下垂体后叶发生了病变,使分泌出来的
-
尿崩症的发病原因现代医学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1、原发性(原因不明或特发性尿崩症)尿崩症约占1/3~1/2不等通常在儿童起病,很少(<20%)伴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这一诊断只有经过仔细寻找继发原因不存在时才能确定当存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或高泌乳素血症或经放射学检查具有蝶鞍内或蝶鞍上病变证据时,应尽可能地寻找原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