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肾病 > 肾病新闻

盗汗和肾虚是否有一定的关系

盗汗和肾虚是否有一定的关系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觉得盗汗就是肾虚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有患者在发现自己出现这种情况之后,都会自行配置一些能够治疗肾虚的保肾药物,这也使得有些患者出现了对这种疾病的错误治疗,诱发了其他的疾病,下面我们就来咨询一下专家,盗汗和肾虚是否有一定的关系呢!

1·对于肾虚症状,还是从中医角度来解释。以中医观点来看,夜间盗汗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此时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来改善, 又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用之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但仍建议由中医师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2·肾虚盗汗分为两种,一种是属生理性的;一种属病理性的。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生理现象。证名,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称寝汗。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详见虚劳盗汗、阴虚盗汗条。中医的说法是“阴虚则盗汗”,“阳虚则自汗”。

3·肾虚腰痛多表现为腰痛绵绵、酸软不止 ,喜按喜揉 ,伴腿膝乏力 ,遇劳更甚 ,常反复发作。如偏肾阳虚者 ,则伴有面色发白 ,手足不湿 ,舌质淡 ,脉沉细 ;肾阴偏虚者 ,则伴有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质红 ,脉细数。肾虚腰痛采用肾病饮食调理方法可取得良好效果。肾虚盗汗的话,也要警惕是不是别的原因导致的盗汗,以免误诊误治。

盗汗的中医治疗方式。

(1)敷脐疗法。先将肚脐周围擦干,然后取新启封的伤湿止痛膏贴于肚脐,粘紧即可,3日换药1次,3次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可益肾养阴。

(2)敷足疗法。①酸枣仁、五倍子各等份,研为细末,贮瓶备用。于就寝前取药粉20~30克,加蜂蜜调成糊状,敷于双足心,用绷带或布条固定,翌晨取下,一般连续3~5次可愈。可养阴止汗,适用于结核病盗汗。②吴萸10克,米醋适量。将吴萸研为细末,每取适量米醋调为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伤湿解痛膏固定,每日1剂,连续3~天。可引热下行,适用于结核病盗汗、发热。

(3)填脐疗法。①五倍子5份、朱砂3份,共研细末备用。使用时取药末适量填满肚脐孔,然后用麝香止痛膏外盖固定,24小时换药1次,一般连续换药2~4次可使汗明显减少,直至痊愈。可收敛止汗。②煅龙骨、煅牡蛎各等份,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药末适量,用米酒调成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晚1次,连续5~10天。可收敛止汗,适用于肺结核盗汗。

(4)浴足疗法。①伸筋草、麦秆各适量。上药择净,放人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人浴盆中,自然降温后浴足,每日2次,每次1剂,连续7~10天。可收敛止汗,适用于结核病盗汗。②五味子、银杏叶、黄芪各等量。上药择净,放人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人浴盆中,自然降温后浴足,每日2次,每次1剂,连续7~10天。可益气止汗,适用于盗汗。

专家为我们介绍了多种,现在中医对于盗汗的治疗方法,如果有朋友觉得自己的这种情况,长期久治不愈的话,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中医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家长们也可以通过中医来帮助儿童改善这种现象,避免对儿童的身体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