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怎样对脑脓肿进行术后护理

临床上怎样对脑脓肿进行术后护理

临床发现,脑脓肿属于一种危害性比较强的脑外科疾病,这种病多发生在患者的脑颅内,由于脑颅是存放大脑的重要场所,因此,当发生脑脓肿时,会严重影响大脑细胞的健康。当人患上脑脓肿之后,除了需要必要的治疗之外,还应当注意做好治疗后的护理工作。

脑脓肿的护理原则:

1 依病情轻重分级护理,注意观察病人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若有意识加深,瞳孔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 脑脓肿形成 颅内压增高进展迅速,头痛加剧,呕吐频繁,反应迟钝,意识加深,此时应警惕脑疝的发生。

3 防止交叉感染,脑脓肿为颅内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开颅术后应住在单独的隔离房间,防止交叉感染。

4 术后有引流的病人,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引流袋每日在无菌操作下进行更换,防止脓液外流。

5 遵医嘱按时按量给予抗生素。

6 发热的处理,脑脓肿患者在37·5℃~38℃之间,体温过高时给予冰毯、冰帽、酒精擦浴等降温处理,每4h测1次体温,做好记录并通知医生。

7 脑脓肿常伴有全身感染症状病人多体质衰弱,营养状况差,饮食护理极其重要,因而必须给予含有丰富蛋白质及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静脉输入高营养液,以改善病人的全身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扩展阅读】脑脓肿的不同治疗方法

(1)原发病灶与脑脓肿治疗先后:由于脑脓肿的病情比较危急,不宜拖延,因此应先处理脑脓肿,除非原发病灶及其引起心肺等功能影响脑脓肿的处理(如心功能衰竭)。脑脓肿术后一旦病人情况许可,再处理原发病灶。

(2)原则上脑脓肿应外科治疗,但下列情况可在密切观察和随访下进行内科治疗:①包膜尚未完全形成如早期脓肿;②多发性脓肿(直径≤2.5cm);③基底节区等深部脓肿;④年迈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内科治疗包括抗生素、脱水剂应用等。内科治疗时间应根据病人临床状况和影像学表现而定。若脓肿体积显著缩小,抗生素静脉给药至少3周,以后改口服,直到影像学证实脓肿完全消失为止。

专家表示,假如脑脓肿患者的看护人员最为患者做好了护理工作,那么可以对脑脓肿的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相反,如果没有做好脑脓肿的护理工作,那么脑脓肿会很容易在治愈之后又出现复发,甚至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