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盐水治疗颅内血肿

高渗盐水治疗颅内血肿

颅内血肿的病人都非常痛苦,人们一直四处求医,寻找这种疾病最简单最基础的治疗方法,在我们身边,对于治疗这种疾病办法非常的多,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文章,就是我们生活中最关注的话题,高渗盐水治疗颅内血肿。

重度颅内血肿(SBI) 是严重创伤病人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其中除原发脑损伤伤过重以外,继发性脑损害诱发的颅内压(ICP) 增高作为直接因素的要占一半以上。另外当SBI合并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压时,预后更为严重,死亡率成倍增加。因为ICP与动脉血压(ABP)和脑灌注压(CPP)密切相关,现已公认CPP低于60-70mmmHg是SBI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指标,并受到临床广泛重视。因此,要改善在SBI病人的预后,必须把针对颅脑局部措施(主要为防治继发性脑损害和ICP增高) 和针对全身的治疗(包括维持ABP及内环境稳定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渗药物广泛用于治疗ICP增高,其中最常用的是甘露醇,但甘露醇在降颅压的同时,可明显降低ABP,尤其当重复应用时,因而在伴有低血压的高ICP患者,应用甘露醇有其局限性。在急症医学领域,近年来应用小容量高渗盐水(HS) 或高渗盐水/右旋糖酐(或羟基淀粉)复合液(又称晶-胶复合液)治疗失血性休克取得很大的进展,称为“小容量复苏(small volume resuscitation, MVR) ”。与快速输入乳酸林格氏液(LR)相比,用3%-10%HS或晶-胶复合液治疗失血性休克,可在小容量(1-6 ml/kg) 输入时更快速、有效恢复ABP, 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输出量,尤其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现场和转运过程中的ABP复苏。同时,也发现MVR治疗有明显的降ICP作用。本文综述HS的降ICP作用及其对脑血流的影响。

一、HS的降ICP作用

1、实验研究 HS能降低ICP已得到众多的实验支持。Gunnar等(1988)在对犬失血性休克合并硬脑膜外球囊的动物模型研究中发现,在休克期中,充盈球囊后ICP(单位mmHg,下同)为10。8±1。24,分别用生理盐水(NS)、右旋糖酐-40(DEX-40)和3% HS行休克复苏后, 三组动物ICP分别为46。6±12。11、 45。3±28。95和15。8±2。04, 而未休克对照组为21。8±1。36,显示HS的降ICP作用。而且,HS组动物脑的湿重明显低于NS组和DEX-40组,提示HS的降颅压作用通过脑组织的脱水而实现。Battistella等(1991)在羊失血性休克合并一侧大脑半球冷冻伤模型研究中发现,用LR行ABP复苏时,ICP呈上升趋势,用3%HS时则相反,至复苏成功后,两组的ICP分别为15±2和4±2,差异非常显著。该研究也发现,伤侧大脑半球组织水含量两组间差别不显著,而未损伤侧半球HS组明显降低,提示HS通过提高血浆和脑组织间的渗透压梯度起脱水作用,这种作用在血-脑屏障未受损时更为明显,与甘露醇的脱水作用机制类似。Prough等 (1991)在狗的失血性休克合并硬脑膜下血肿模型, 发现与NS相比, 7。2%HS同样可明显降低ICP。 另外Schmoker(1991)Wisner(1990)的类似研究结果也支持上述观点。

2、临床应用 Vassar等于1986-1990年间采用随机、双盲和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对院前急救期内的182例成人创伤性休克患者(收缩压<100mmHg)进行追踪观察,分别在5min内输入7。5%HS/4。2-6%DEX-70混合液200ml(83例)或等量的LR(83例)复苏血压,随后均续以等渗液体,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64%比59%)。然而,进一步分析发现,HS复苏组SBI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LR组(32%比16%) 。研究者认为,此差别主要与HS的快速升血压作用和降ICP作用有关,并推荐脑外伤合并低ABP者应用HS。Fisher等 (1991)应用3%HS治疗小儿脑外伤后ICP升高,18例中12例在30-120min内ICP降低。另一组临床观察中,在8例脑外伤患者共用23次7。5%HS,用药后95±54min,ICP降低19±9。最近,Schatzmann等(1998)观察6例患脑外伤和自发性颅内出血病人,应用甘露醇、THAM、巴比妥类和过度换气等常规方案降颅压无效时,每次注入10%HS100ml(5min内)共42次, 24±15min后,ICP由52±16降至最小值 30±14,ICP降幅为-22±13,与基础值相比降低-43±17%,降压效果维持101±59min。Worthley等(1988)也用HS成功治疗2例对甘露醇和速尿无效的脑外伤后恶性高颅压, 在10min内注入28。5%HS (5mmol/ml)50ml和20ml,分别使ICP从53和60降至8-12和10,且分别维持24小时和12小时。上述结果支持HS适用于脑外伤合并失血性(或其它原因) 休克的病人,也可用于治疗对常规降颅压治疗无效的病例。此外也提示降颅压作用随HS的浓度升高而增加。然而,未见用HS治疗脑外伤后ICP增高的大宗病例报告。

二、HS对脑血流的影响

Prough 发现HS能使ICP明显降低,而CPP却与NS组无显著差别。但当与甘露醇比较时,Berger (1994)发现HS能维持CPP稳定,尤其当重复应用时。然而,在伴有和不伴有硬脑膜下血肿的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用HS复苏血压时,HS组血肿侧的局部脑血流(rCBF)和局部氧转运却较NS组明显增高,说明HS可改善局部脑灌注。chmoker的研究结果与此相似,也显示HS能改善rCBF和增加局部组织的氧含量。作者认为与HS的直接扩张微血管及其脱水作用使局部脑组织压降低有关。Kempski等(1996)研究晶-胶复合液对暂时性全脑缺血动物脑血流和ICP的影响,发现与10%羟基淀粉和自体血相比,7。5%HS/10%羟基淀粉复合液除能更明显降低ICP外,尚能显著改善脑的血液循环,并且快速地、几乎完全地使体感诱发电位恢复正常。据认为与下述机制有关,即HS的高渗性在迅速扩容的同时,使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周围的胶质细胞脱水、皱缩,从而使微循环迅速改善,脑血流增加,有利于消除脑水肿,改善局部脑组织氧供,且能快速有效的清除毒性代谢产物,甚至能洗脱粘附的白细胞,防止局部炎性反应。上述研究支持在动物实验,HS能明显改善脑血流。但在临床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HS与甘露醇

在伴有低血压的高ICP患者,应用甘露醇有其局限性。此外甘露醇尚可引起肾功能衰竭、 低钠血症等, 一些ICP增高病人对甘露醇反应不佳,另一些重复应用时出现“反跳”现象。Freshman等 (1993)比较7。5%HS(250ml)和20%甘露醇(250ml)对硬膜外占位病变模型的降ICP效果, 未发现二者在起效时间和效果的差别,脑组织水含量也无明显差别, 因而认为二者在治疗占位病变引起的ICP增高方面是等效的。而Berger等在同样的动物模型比较7。2%HS/10%DEX-60和20%甘露醇的降ICP效果,发现二者均能快速有效地降低ICP,首次应用时,甘露醇的效果维持时间较长(189±27比98±14min),但重复用药时此差别消失。实验中观察到与HS组相比,重复用药时甘露醇组的ABP明显降低, 相应地CPP也降低,表明HS对改善脑灌注有益。支持HS用于合并低血压或其它部位创伤的脑外伤更为适宜。 此外,也有作者支持HS适用于伴有低钠血症的ICP增高,且有改善肾功能的效果。也有人联合应用HS和甘露醇治疗脑外伤病人获良好效果,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四、HS的副作用

上述实验还显示,应用HS和甘露醇后,血渗透压、pH值、红细胞比积、心率、心输出量、尿量均无显著差别。但血Na+、CL-明显增高在HS组明显升高,在短期内重复用药时更为明显[13,14]。HS与LR比较时,血渗透压、血Na+、CL-明显增高, 心输出量和尿量亦有增加, 但红细胞比积明显降低, pH值和K+则无明显差别[2]。Vassar[16](1990)在临床研究中也发现应用HS可诱发高钠和高氯血症,但在仔细评估后他认为,临床应用HS是安全的, 有良好的风险/效益比。然而,在高钠和高氯血症以及血渗透压明显增高的病人,应用HS仍须慎重。

总而言之,通过专家讲了一系列有关,高渗盐水治疗颅内血肿的相关知识以后,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患者,我们可以采用,高渗盐水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我们就要密切观察患者,防止各种疾病产生一系列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