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惊厥疾病经常发生在小孩子身上,对于急性发生的症状,应该及时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患者不能够平躺,必须采取侧半卧位,抓紧时间解开患儿的衣领,避免造成呼吸困难的现象,那么,小儿惊厥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①止惊:止惊药物首选作用迅速的安定。地西泮脂溶性高,易进入脑组织,注射后1~3分钟即可生效,但作用维持时间较短(15~20分钟),必要时15~20分钟后可重复应用。或选10 %水合氯醛灌肠。在给予安定的同时或随后,此外还可应用作用时间较长的苯巴比妥维持止惊效果。对典型热性惊厥患儿一般只需要针对原发病治疗,对于发作频繁者也可短程预防治疗,仅少数复杂性热性惊厥可考虑丙戊酸钠或苯巴比妥长程预防治疗。但关于热性惊厥的预防目前并未达成共识。
②退热:热性惊厥为引起小儿惊厥的最常见病因,应注意设法迅速降温。①药物降温: 可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口服。②物理降温:温水浴、冰袋等均为有效的降温措施,除3个月以下小婴儿可单独应用外,其他年龄患儿仅在药物降温后应用才有可能奏效。
③防治脑水肿:反复惊厥发作者或发作呈惊厥持续状态者,常有继发性脑水肿,应加用20%甘露醇减轻脑水肿。
看看新生儿期惊厥如何鉴别。
新生儿期:惊厥发作往往不典型, 须与以下现象或疾病相鉴别。
①震颤:新生儿期常表现有全身或局部的快速颤抖,类似于阵挛样运动,可由突然的触觉刺激诱发,轻柔改变体位可使震颤减弱或消失,这种运动不伴有异常的眼或口、颊运动,这种震颤是新生儿运动反射发育不完善的表现,一般在生后4~6周消失。小于胎龄儿、母亲有糖尿病的低血糖新生儿或母亲孕期服用某些镇静药的新生儿也可出现震颤。而惊厥的幅度大小不等、低频率、无节奏抽动,不受剌激影响, 并常伴有异常的眼或口、颊运动。两者较容易区别。
②活动睡眠期出现的眼球转动及呼吸不规则:正常新生儿的睡眠, 约有一半时间处于活动睡眠期。常在入睡开始或将近觉醒时出现,眼球在合拢的眼睑下转动,有节奏的嘴动,面部微笑或怪相,头部和肢体伸展或扭动,但在清醒后这些动作都消失并不再出现,故与惊厥易于区别。难于区别时,可借助于脑电图检查,活动睡眠期的脑电波正常。
③良性新生儿睡眠肌阵挛:生后1个月内起病,肌阵挛主要累及前臂和手,也可累及足、面部、躯干或腹部肌肉。多数出现在NREM期睡眠,REM期少见,偶可为声音等刺激诱发。肌阵挛可为双侧、局部或多灶性,抽动有节律或无节律,常以1~5次/s的频率成串出现,持续数秒。此种成串的肌阵挛性抽动可在睡眠中反复出现,持续20~30分钟,或长达90分钟,可被误认为惊厥持续状态。神经系统检查及脑电图是正常的。偶有家庭史。症状在出生2个月之后减轻,6个月之前消失。长期预后良好,不需治疗。
④早产儿呼吸暂停:这种呼吸暂停一般持续20s或稍久,常伴有心率减慢,而由于惊厥的呼吸暂停则心率一般保持原状,并不减慢。
温馨提示,如果孩子发生惊厥现象,就会出现发热的现象,在帮助孩子正确治疗疾病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测量体温,可以选择物理降温以及药物降温的措施同时进行,如果是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就必须采取单独的急救措施,可以通过物理降温。
-
抽搐与惊厥治疗有哪些方法呢?众所周知孩子抵抗力普遍比成人低,更容易发烧感冒,有些孩子甚至在发热时有抽搐现象,家长会很着急,如果没有做任何的急救处理。
-
孕妇抽搐的急救措施有哪些抽搐是孕妇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何急救,至于对胎儿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多多了解关于孕
-
如何治疗面部抽搐后遗症抽搐严重时可以造成面瘫,对人体具有较大的危害,而且会严重损伤的患者的自尊心,影响患者的健康幸福生活。对于面瘫,发现时,一
-
癫痫出现抽搐有哪些急救方法癫痫病患者同样会出现抽搐症状,当症状发作时,患者痛苦的样子是非常吓人的,家人们很想帮忙,却又插不上手,这种情况下只能看着
-
小儿惊厥有哪些治疗方法呢惊厥疾病经常发生在小孩子身上,对于急性发生的症状,应该及时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患者不能够平躺,必须采取侧半卧位,抓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