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都有哪些发病时期呢?

糖尿病足都有哪些发病时期呢?

糖尿病足患者需要做好全面的身体检查之后,然后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对症性的医治,特别是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身体的抵抗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要盲目的和其他病人进行攀比,临床的治疗方案比较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正确的治疗方案,那么,糖尿病足都有哪些发病时期呢?

糖尿病足的临床分期,中医和西医都有着不同的分期方法,现在就分别为您介绍一下糖尿病足的中医分期和西医分期:

糖尿病足的中医分级方法:糖尿病足在中医上一般分为六级,具体分级如下:

0 级:皮肤无开放性病灶。表现为肢端供血不足,颜色紫绀或苍白,肢端发凉、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肢端刺痛或灼痛,常伴有足趾或足的畸形等。

一级:肢端皮肤有开放性病灶。水疱、血疱、鸡眼或胼胝,冻伤或烫伤及其他皮肤损伤所引起的浅表溃疡,但病灶尚未波及深部组织。

二级:感染病灶已侵犯深部肌肉组织。常有轻度蜂窝组织炎,多发性脓灶及窦道形成,或感染沿肌间隙扩大,造成足底、足背贯通性溃疡或坏疽,脓性分泌物较多,足或指趾皮肤灶性干性坏疽,但肌腱韧带尚无破坏。

三级:肌腱韧带组织破坏。蜂窝组织炎融合形成大脓腔,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增多,足或少数足趾干性坏疽,但骨质破坏尚不明显。

四级:严重感染已造成骨质破坏,骨髓炎,骨关节破坏或已形成假关节,部分足趾或部分手足发生湿性或干性严重坏疽或坏死。

五级:足的大部或全部感染或缺血,导致严重的湿性或干性坏疽,肢端变黑,常波及踝关节及小腿。

糖尿病足在西医上一般按照病理来进行分期,一般分为四期,具体分期如下:

第一期:早期病变期:患者常有下肢发凉,麻木,腿部”抽筋”, 易被误认为”老寒腿”或老年人缺钙,导致延误病情。

第二期:局部缺血期:“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被迫停止运动,休息一会后可缓解, 再次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即再次出现。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此外还有足部感觉异常,动脉搏动弱,功能性>器质性。

第三期:营养障碍期:静息痛,即患者在不行走休息时出现的下肢疼痛,呈剧烈烧灼样疼痛,以夜间为甚. 肢体营养障碍,动脉搏动消失,器质性>功能性。

第四期:坏疽期:持续剧烈疼痛,干性溃疡和湿性溃疡, 组织缺血坏死,可合并感染,最终导致截肢,严重时还可危及生命。

温馨提示,糖尿病足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观察自己的体质变化,尤其是需要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一旦遭受到严重的感染现象,都会导致骨质出现破坏。一旦形成了比较严重性的坏疽以及坏死的现象,都会让患者失去正常行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