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外伤后会诱发糖尿病足吗

足部外伤后会诱发糖尿病足吗

糖尿病足是众多老人易患的一种疾病,由于本身患有糖尿病如此时运动剧烈过度,使之发生严重的外伤后极易诱发足部发生溃疡、感染,严重有伴发截肢不良后果,这不时有些患发糖尿病的人群非常诧异。那么,足部外伤后会诱发糖尿病足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神经或血管病变所造成的下肢异常的总称,包括感染、溃疡、深部组织破坏等一系列病变。简言之,是由于过高的血糖对下肢的中小动脉造成破坏,引起动脉的狭窄,管腔变小,血流变慢,甚至动脉堵塞,造成下肢缺血,而由于糖尿病患者本身并存有神经的病变,对下肢缺血所造成的各种症状(如疼痛等)缺乏足够的反应,未能引起充分重视,使得病情进一步发展,最终缺血的肢体开始感染、溃疡、坏死、甚至截肢。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病人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5%-10%的糖尿病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如并存吸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危险因素,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更会成倍增长。

其实,只要能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糖尿病足能够得到良好控制。如上文所述,在糖尿病与下肢感染、溃疡、截肢之间,有一个中间环节——下肢血管的狭窄甚至堵塞,这正是治疗的重点与难点。但是,患者自己如何知道它们有没有狭窄甚至堵塞呢?

一般来说,糖尿病足最开始的症状是肢体发凉、麻木,在行走一段距离后小腿出现疼痛,当这些症状出现时,糖尿病患者就要注意了,此时的下肢动脉已经开始出现狭窄,而当行走出现疼痛的时间越来越短,甚至在休息时小腿也隐隐作痛,那表明动脉几乎要闭塞了,再不治疗,可能就要发展到截肢。这时候要做的是尽快到有血管外科专科的医院进行系统检测,有经验的血管外科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就能判断是否发生了动脉堵塞,可以确诊的检查方法包括彩超、CT、磁共振以及血管造影等。

早期发现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关键,剩下的就要靠医生治疗了,除了轻度的不影响生活质量的病变可以选择药物加锻炼保守治疗外,如果症状较重或者已经形成溃疡甚至组织坏死,则必须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的方法有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及新兴的血管腔内微创治疗两种方式。经过血管外科专家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血管腔内微创治疗创伤小(局部麻醉)、感染率低(穿刺口仅几毫米)、术后恢复快(休息一天即可下床活动)、远期并发症少(不用长期卧床),特别适合全身情况差、易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现在不仅能够微创开通闭塞的髂、股、腘等动脉,膝下较细的动脉甚至足部的微细血管也能开通。对糖尿病足治疗尤其有效的PPL(足背-足底血管环)开通技术就是笔者在2009年9月在国内首先开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症状及分级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好,暴饮暴食,生活作息不规律导致了糖尿病发病与日俱增,糖尿病是终身慢性疾病,长期糖尿病患者,特别是5-10年的患者都会出现四肢末端麻凉疼痛,走路的时候出现“踩棉花”的感染,也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等等,这就是提示患者已经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性足病。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民间称为“老烂脚”。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表现一般为:发病初期患肢发凉、麻木酸胀或疼痛,遇寒加重,遇暖稍减,间歇跛行,患肢局部皮温下降,皮肤颜色正常或苍白,或萎黄,肢端出现瘀斑或瘀点,或者患足疼痛,肌肉萎缩,皮肤干燥或水肿;后期随病情发展,肢端出现坏疽溃烂,创面棕灰,脓水粉浆污水,气味恶臭,脓腐难脱,或脱后肉芽淡红,脓水清稀,创口日久不敛。病情发展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四期):

第一阶段,没有临床症状的阻塞性动脉病变。

第二阶段,出现间歇性跛行。

第三阶段,出现缺血性静止性疼痛。

第四阶段,发生脚腿溃烂/坏疽。

由于糖尿病造成的功能紊乱,使患者形成下肢血管闭塞,肢端神经损伤,轻者会出现小腿和脚青紫发凉,麻痒疼痛;重者就会产生发黑腐烂,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患者往往要忍受长期病痛的折磨。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主要方法就是截肢手术,去除坏死和病变肢体,以免坏死、感染组织吸收入血,导致全身损害和危及生命。截肢手术往往要在闭塞血管的上端平面之上进行,所以多为高位截肢。

在经过上述为大家详细介绍后,使之如身体本身患有糖尿病的,如果平时在进行剧烈运动或不加以控制血糖稳定性,使其此时就会极易诱发糖尿病足的不良产生,给其日常的出行和身心健康都会带来极大伤害,所以大家要注意运动要适度,不可过于强烈以免受到足部的严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