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皮肤性病科 > 性病科 > 艾滋病

艾滋高危人群干预将何去何从

艾滋高危人群干预将何去何从

  截至今年10月31日,我省已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180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死亡 246例。今年前10个月,我省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28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性传播的比例高达64.6% 。高危行为干预是预防性传播的有效措施,然而,在干预过程中,许多被干预者不配合成了难点。

  济南市历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科科长潘荣建透露,历城区地处济南东部经济区,又是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多,性病发病率偏高,存有艾滋病感染扩散的风险。近年来,他们加大力度对高危行为进行干预。自 2005年开始,该中心成立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伍,依托中央补助地方项目支持,开展高危行为干预。艾防人员深入到发廊、酒店、桑拿浴室等公共场所进行干预和检测咨询,2005 年首创了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免费接种3针乙肝疫苗的干预工作方法。通过为她们接种乙肝疫苗,不仅可以宣传预防知识,还可以预防相关疾病,从而达到干预的目的。

  潘荣建表示,从2008年起,在中美合作艾滋病防治项目的支持下,他们在全省首次采用了同伴推动抽样法(RDS)、针对女性多性伴人群(CSW)的专题调查,初步掌握了 CSW 人群的规模、特征、活动场所和区域,印制了 RDS检测联系卡、宣传手册等。为了方便CSW人群随时联系,他们还设立了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

  然而,被干预者的不配合成为了干预工作的主要难点。一般干预过程中,先与娱乐场所的业主取得联系,同意后艾防人员前往。召集起CSW人群,防艾人员讲解防艾知识并提问,正确回答问题的被干预者可以得到小礼物。然而,大部分人不愿去艾滋病防治所进行检测,给干预工作带来了困难。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马衍辉表示,济南市高危行为干预的重点包括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以及娱乐场所的从业人员。4年多来,防艾人员一直进行干预,通过这项工作的进行,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得到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得到了加强,对于艾滋病的预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大约干预了1万多人次。

  在干预过程中,面对参差不齐的被干预者,干预人员们首先需要了解她们的内心世界,倾听她们的心声,取得她们的信任。在了解被干预者的真实情况后,干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例如,有一位反叛的女子离家出走来到娱乐场所工作,经过干预人员的劝解,她来到艾滋病防治所进行了检测,并表示愿意改变目前的行为。

  然而,有些娱乐场所的从业人员觉得自己没有问题,不愿到艾滋病防治所进行检测。由于法规的缺失,干预人员也不能强行要求他们去检测。下一步,疾控部门希望能与其他部门合作,提高对高危人群的干预覆盖率。

  我省有关防艾专家表示,针对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人群的干预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如果不扩展对高危人群的干预覆盖,很难扭转该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快速上升的趋势。因此,亟待扩展对高危人群的干预覆盖。

  艾滋高危人群干预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大干预工作的力度,提高对高危人群的干预覆盖率,可以有效地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同时,干预人员还需要与其他部门合作,制定相关法规,进一步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为艾滋高危人群提供更全面的干预服务,共同为艾滋病防控工作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