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临床分期及症状分型的依据是什么
糖尿病足根据临床的症状分为不同的时期和类型,患者要有所了解。
糖尿病足是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病变和局部神经异常所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WHO定义)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致残性和致死性很强,根据 WHO2003年的数据,全球大约有2亿糖尿病患者作为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糖尿病在西方国家常与下肢截肢联系在一起发病率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对于年龄在65~74岁的患者,合并糖尿病使截肢风险增加了20倍,20%的糖尿病患者在其病程中会遭遇糖尿病足,33%的患者会因下肢缺血面临截肢。
糖尿病足的一般表现: 通常为单侧肢体出现症状。如果双侧肢体均存在粥样硬化,病情的严重程度一般也有区别。
糖尿病足特殊表现: 糖尿病足患者其血管病变与神经病变非常相关 ,这些病人大多无症状或仅有非常轻微的症状(比如疲劳或足发凉),但不会出现明显的跛行症状, 糖尿病足患者症状出现较晚,通常检查出时已经患有肢体缺血疾病,症状为静息痛、组织缺损或组织溃烂
糖尿病与下肢缺血: 糖尿病经常导致下肢血管的狭窄或完全闭塞,致使局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糖尿病足.只有在继续控制血糖的前提下,进行血运重建, 保证组织需要的血液供应, 才能保证下肢健康,保全肢体乃至挽救生命.#p#副标题#e#
糖尿病下肢缺血的特点:
1. 以闭塞性病变为主
2. 病变在全身血管病变的基础上,更多累及膝下动脉及末梢动脉
3. 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闭塞后,侧枝循环形成极差,因此往往膝下仅一条动脉闭塞时亦可导致严重的肢体缺血表现
4. 发病呈低龄化趋势, 性别间发病率的差异减小
5. 病情进展显著加快, 多合并感染, 可迅速发展为严重肢体缺血, 溃疡形成, 坏疽乃至危及生命
6. 动脉病变为多节段长段病变, 伴高度钙化
二. 糖尿病足下肢缺血分期: 糖尿病足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第一期或fontaine分级达到Ⅱ期时即有治疗指征,越早治疗,疗效越好.
糖尿病足临床分级:
第一期: 早期病变期:患者常有下肢发凉,麻木,腿部”抽筋”, 易被误认为”老寒腿”或老年人缺钙,导致延误病情
第二期: 局部缺血期:"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被迫停止运动,休息一会后可缓解, 再次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即再次出现.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 此外还有足部感觉异常,动脉搏动弱,功能性>器质性
第三期: 营养障碍期:静息痛,即患者在不行走休息时出现的下肢疼痛,呈剧烈烧灼样疼痛,以夜间为甚. 肢体营养障碍,动脉搏动消失,器质性>功能性
第四期: 坏疽期:持续剧烈疼痛,干性溃疡和湿性溃疡, 组织缺血坏死,可合并感染,最终导致截肢,严重时还可危及生命.
了解了上述内容,可以辩证施治,采取不同的措施及时救治,减少病痛折磨,早日健康。
-
诱发糖尿病足的因素有哪些糖尿病足是一种患发于脚部的慢性疾病,由于本身身体就存在糖尿病伴发,如糖尿病不加以积极有效控制,使之这样就很容易引发糖尿病
-
足部外伤后会诱发糖尿病足吗糖尿病足是众多老人易患的一种疾病,由于本身患有糖尿病如此时运动剧烈过度,使之发生严重的外伤后极易诱发足部发生溃疡、感染,
-
发生糖尿病足会出现哪些表现现在的生活条件都非常的优越,使得人们在其饮食选择上非常的随意,殊不知这样不合理的饮食极易诱发身体出现糖尿病,造成人们
-
糖尿病足的并发症是什么呢其实不论哪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在形成的时候都要有一定的发病原因,这样才能导致这种疾病的出现,对于糖尿病足这种疾病也是一样的
-
糖尿病足患者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果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想要保证病情的稳定,避免其他各种各样并发症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做好对这种疾病的治疗,还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