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皮肤性病科 > 新闻

梅毒定量参考值

梅毒定量参考值

梅毒患者一般会检查的项目是梅毒滴度(RPR),梅毒滴度是梅毒判断疗效转归的指标之一,一般来讲早期梅毒在规范治疗3个月后、半年,一年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如果RPR低度下降,为抗梅毒治疗有效。一般来说,梅毒的滴度标准是1:2尚属正常范围,但是要注意跟踪监测,一般要一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连续复查3次正常,就算是康复了。TPPA阳性,说明曾经患有梅毒。RPR滴度阴性,说明病毒已经清除。

梅毒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但还需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不洁性行为史综合确诊。因为发现除梅毒外,许多其他疾病也可导致梅毒化验结果阳性。如:生殖器疱疹,艾滋病,丙型肝炎,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等。

临床上主要采用RPR和TPHA两种方法检测,RP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低于TPHA检测。这主要是由于RPR是非特异性试验,受某些自身抗体免疫疾病和传染病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假阳性。同时,RPR试验对一期梅毒早期、治疗后梅毒及潜伏性梅毒往往出现假阴性,因此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一定的局限性,且肉眼判断易受检验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而TPHA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实现自动化、标准化,适应大量标本的检测。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阳性,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140以上,为正在感染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阴性,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140以上,为既往感染梅毒。即便治好了,终身携带抗体。故RPR试验一般用于梅毒的诊断筛选,阳性时应做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试验加以确诊。